农村说寿终正寝和寿终内寝有啥区别?80岁去世满足这3点才算喜丧
人都有生老病死的一天,所以要懂得尊重老人,孝顺长辈,前人做给后人看,自己的下一代才能把这种传统美德延续下去。
不过农村有个规矩,那就是年纪很大正常去世的,会被视为寿终正寝,甚至丧事也是以喜丧的方式来办,大家不悲不哭,反而像办喜事。
一些农村地区不单说寿终正寝,也说寿终内寝,那二者到底有何区别呢?怎样的情况可以按喜丧来办呢?下文就来和大家解读一下这些民俗小知识吧~~

寿终正寝和寿终内寝的区别
首先,这两种说法都需要逝者去世时,满60岁或以上,死因可以是年纪太大身体各方面功能衰竭,或患病去世。
不一样的是,男性60岁以上因病去世叫“寿终正寝”,女性则叫“寿终内寝”。
不过这是农村爱用的说法,事实上,大多是不管男女,只要60岁以后正常在家去世的,都可以称为“寿终正寝”!
农村喜欢把年龄大的人称为“寿”,比如给年长者过生日,叫“过寿”,给他们准备的棺材,也叫寿材、寿棺等。
农村期望长寿,所以对于一些年纪大才去世的人,办理丧事也会有些特殊。

所谓“正寝”,最先指的是皇上办理朝政的正厅,后来老百姓们效仿,把家里房子的正厅或正房称为“正寝”!
所以寿终正寝就是60多岁的老人在家里的正屋安然去世的意思,很多老百姓的追求,也就是图个寿终正寝。
所以一些哪怕去世年纪没有达到标准的,办丧事时,也会把逝者的遗体停在家里的正屋,愿意寿终正寝。

比寿终正寝级别要高的,则是喜丧,如果说寿终正寝办丧事还是悲伤的,那达到喜丧,家人则会以喜悦的方式送走老人。
符合喜丧需满足3个要求
一、全寿
首先是得满足年龄需求,需要满80岁或以上。
以前农村医疗生活各方面都不发达,平均寿命都是四五十岁,所以能上八十岁的,就已经非常高寿了。
所以会觉得,上80岁去世,不应该难过,而是应该开心,需要以喜丧办理。
现在大多平均寿命都在76岁左右,达到全寿的还挺多。
但达到全寿只是第一点,还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二、全福
实则如果本身德高望重,福寿双全,家族兴旺,家庭和睦,子孙孝顺,有给父母送终的能力,后继有人,香火不断,这在农村看来就是全福。
三、全终
满足80岁及以上去世,家庭和谐有子孙,还需要满足“全终”这个条件,才能以喜丧办葬礼。
全终就是“善终”的意思,就是逝者是无疾而终,自然老去而亡。
像那些因为车祸、被杀、自杀之类的,哪怕去世时年龄再大,子孙再多再和谐,毕竟是突然性的意外死亡,家人也不可能开开心心喜丧送走老人的。

因为喜丧的墓地,是用来安慰逝者家属的,以老人年龄大家庭和谐正常死亡来让家属节哀,逝者一生也算圆满,逝者已逝,生者节哀。
所以符合喜丧的逝者,送礼都不用白布,而是用红色挽联和红色帐子,丧事喜办。

家属们也不会太悲伤,反而比较释怀老人的离去,还会停灵三五天,大摆筵席,招待亲朋好友们吃吃喝喝。
逝者的葬礼,俨然变成生者的狂欢派对。
不仅如此,有的地方办喜丧,还要搭大戏台唱大戏,放流行歌曲,请人来跳舞,丧乐直接变成喜乐。
当地人喜欢说,老喜丧就是要笑,老人辛苦大半个世纪,现在走了,是到天上享福,所以不能哭。

村里办喜丧,年轻人和中年人都觉得轻松,反而可以趁此机会聚聚喝喝酒。
但对于逝者家属和村里的老人,却还是难免感伤。
亲属毕竟是失去了亲人,就算高寿,但不难过是假的。
而老人们,看到和自己年纪相当的人去世,也会想到自己可能也将不久于人世,也难免感伤。
人去世后,需要把其生前的衣服烧掉,接着连贡品也烧掉,还要在上面撒点白酒,以便快速燃烧。
老人棺材下葬时,子女还要把捆在自己身上的麻绳接下扔进棺材一起埋葬。
葬礼结束,把白花、孝带、孝帕等取下,直系亲属需要改戴黑纱进行谢孝。

甚至在农村很多人看来,都巴不得自己以后去世也能办个喜丧,换句话说,喜丧在农村看来是让人羡慕的。
因为从喜丧的3个条件看,的确,能喜丧办葬礼的老人,生前过得也算幸福了。
但如果是一生蹉跎,坎坷,经历中年丧子、丧偶等不幸之事的人,也只能被悲伤的送走。
对于喜丧,有人觉得不应该,毕竟有人离世,终究还是悲伤的,不该丧事喜办。
但也有人觉得,八九十岁甚至年纪过百去世,家庭和谐,子孙满堂,哪怕走了,生者也该释怀,语气悲伤办葬礼伤身,不如喜悦送走王者,节哀继续生活!
那么大家是如何看待寿终正寝和喜丧的呢?欢迎留言交流吧~~

秋分将至,今年是“早秋分,金气全,弱木不抬头”,有啥讲究?
秋分节气即将到来,秋分位于秋季的中间,酉月的中间,是金气增长的顶点,也是金气减弱的开始。随着金气的减弱,冬水之气就开始孕育了。金为秋凉,水为冬寒,秋分水初显,也就是寒气初现,因此秋分节气就是天气由凉转寒的开始。紫网2023-10-16 15:12:070000最损“阴德”的10件事,尽量不要去做!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人生路上总是坎坎坷坷,很难尽如人意。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多学会反省自己,改变自己,而不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下面这10件有损阴德的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假借不还紫网2023-10-13 16:10:190000什么是“修行人”?
无论是在电视里,还是在小说里,我们经常听说“修行人”这三个字。一听到这三个字,我们往往都会觉得很神秘,觉得这些人肯定是一些世外高人。其实不然,修行人并不神秘,只是一个名称而已。修行人不一定是出家人,也不一定隐居在深山老林,也不一定就有什么特异功能,会看相算命什么的。真正的修行人,其实就是普通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修行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别人心目中那个高深莫测的世外高人。紫网2023-10-14 15:16:360000农村俗语:家有三声出贵人,门前三物是富人
在农村里,有一句俗语叫做“家有三声出贵人,门前三物是富人”。这句俗语虽然简短,但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它告诉我们,贵人和财富的到来都与家庭的兴旺和努力息息相关。让我们来一探究竟,看看这句俗语所传递的智慧和价值观。紫网2023-10-16 17:17:250000【小知识】老人年龄的雅称
在我国古代,老年人的年纪很少有直接说出数字的,都是被文雅的美称所代替。特别是寿诞之日或者是向其问候时,更是多以花甲、古稀、耄耋、期颐等敬称相呼。①花甲之年(60岁)我国干支纪年是以60年为一轮回,故有60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其它还有耆年、平头、还历之年、杖乡之年等,都是对60岁老人的敬称。②古稀之年(70岁)冯斌一鄂2024-02-03 13:10:5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