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识】老人年龄的雅称

在我国古代,老年人的年纪很少有直接说出数字的,都是被文雅的美称所代替。
特别是寿诞之日或者是向其问候时,更是多以花甲、古稀、耄耋、期颐等敬称相呼。

①花甲之年(60岁)
我国干支纪年是以60年为一轮回,故有60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
其它还有耆年、平头、还历之年、杖乡之年等,都是对60岁老人的敬称。

②古稀之年(70岁)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杜甫《曲江》里的诗句,也是7O岁称作“古稀之年”的缘由。
因为《论语》中有“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之说,所以“从心之年"也是称呼7O岁老人的。

③耄耋(读“冒蝶")(80一90岁)
《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如今的耄耋,是年纪大的统称。

④期颐之年(1OO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其中的“颐”,指的是“养",“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意思是说,人至百岁,饮食、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俗话说“家中三不留,富贵永不休”,分别是哪三样?你真的了解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留下了许许多多经典的名言俗语,这些俗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常常地被人们津津乐道,因为很多俗语往往都是通过最简单的字面意思却表达了很深刻的做人道理,其中里面就有这么一句“家中三不留,富贵永不休”的经典俗语,那么这句话里说的'三不留’指的是哪三样东西?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破败枯萎的植物不能留小橘子谈生活2023-07-28 08:50:18
0000农村俗语:“男不带天,女不带仙”,这句话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文化”是一个独特的概念,它是中国千年文化的瑰宝,代代相传。在这个文化中,起名字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古人对名字的重视和避讳的传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名字所蕴含的深意和力量。紫网2023-10-16 11:00:110000俗语:色是刮骨钢刀,为什么这么说?老祖宗:下半句才是精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言简意赅的俗语也是文化瑰宝之一,它是老祖宗对过往生活经验的总结,为后人的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帮助他们避免走弯路。其中有一句俗语是“三更莫贪色,半夜不恋食”,就是老祖宗深知贪婪的后果,为后人留下的警示。而今天要说的这句俗语“色是刮骨钢刀”也是在警告人们,过度的欲望只会使人身心沦陷,走向堕落。实际上,这句俗语的下半句才是精髓。色是刮骨钢刀文史馆2024-02-06 14:11:12
000110个修心智慧名句,建议收藏!
一、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后的结果,才能评定。世间一切万事万物,永远都在不停地变化之中,古人讲“盖棺定论”,人一生的是非得失,只有到最后才能下出定论,任何中间的结论,都是靠不住的。二、我们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一声佛号一声心2024-02-17 16:05:45
0000孙中山去世后,为他专门建造的中山陵花了多少钱,谁来承担?
艺述史官方原创古代君王都有建立自己的陵墓我们都说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国家革命的创始人,他为了我们国家的民主自由平等的建立贡献了他的一生。千百年来,古代君王都有建立自己的陵墓,而我们孙中山伟人死后的陵墓建造却是困难重重。南京的中山陵,人们现在看到的浩大的陵园,可是经历了重重难关,斥巨资才建立起来的。还有人说当时建造陵园也是劳民伤财,那到底又是花了多少钱呢?1紫网2023-10-14 08:33: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