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771

国学中归纳人生第一养-----幼儿养性

溱湖之恋溱湖之恋2023-08-08 13:24:400

作者:潘长宏

2023年7月29日

在我国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文明中,积累了很多的宝贵经验和财富,有一部分在我们当今人看来一点也不过时,在我国的国学中,把人的一生分成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却有着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并朝着这个方面迈进。归纳出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中年养德,老年养心。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第一养------幼儿养性。

大家非常熟悉的《三字经》中,言词开篇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说的就是人刚出生的时候,禀性是善良。每个人的禀性本来是很接近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不同,差异就越来越大。

其实我们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一样,但如果从小不好好养性接受外界的不良影响,人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学会区分善恶,保持善良的禀性。

这里呢,还可以用一个典故来说明这一论点。从前,有个人叫张怀,小时候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后来他的父母去世了,由于没有父母的管教,张怀性情变得十分残暴。张怀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欺负村民,甚至把人家打得头破血流。因此,村里的人都不喜欢他,看见他好像躲瘟疫似的。

有次,张怀听到村里的人在讨论“三害”,上前询问得知村里附近的老虎和蛟龙还有他自己就是大家眼中的“三害”。因为老虎和蛟龙会吃老百姓的粮食和牲畜,张怀会欺负老百姓,所以大家就认为是这是“三害”。生性好斗的张怀于是就去寻找老虎和蛟龙。他一拳就把老虎打死了,接着又跑到湖里除蛟龙。张怀和蛟龙在湖里大战了三天三夜,最后才把蛟龙杀死。村民见张怀下湖三天没上岸,以为他和蛟龙都死在了湖里。于是,大家在岸边放鞭炮庆祝除掉“三害”。上岸后的张怀看到村民这么希望他死,这么不喜欢他,很是伤心,从此改过自新。

“幼儿养性”指的是为孩子奠定优美的人格。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在零至三岁时形成的,后来虽然有变化,但整体特点没有质的改变。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