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上海市委书记,67岁被邓公提拔为政法委书记,后官至副国级


正说新史
2023-06-17 09:03
如今的上海是全球著名的繁华大都市,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交通方面,都遥遥领先于我国的其他城市。之所以有此繁荣场景,全都是先辈们不断地努力发展的结果,他们为了这座城市呕心沥血,耗费了毕生的精力和血汗,这才铸就了如今的繁荣。值得一提的是,1952年,上海来了一位优秀的领导干部,在他上任之后对这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让上海得以快速崛起,他就是陈丕显。
陈丕显出生于1916年,家里十分贫穷,父母都是农民,没什么文化。幸运的是他得到了叔父的资助,上了几年学,但后来叔父出了意外,导致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但他没有放弃,一直在寻找学习的机会。直到13岁那年,他来到了一家书院,里面有不少涉及西方文化的知识,而陈丕显也是在那个时候接触到了先进思想,从而走上了革命道路。
十五岁的时候,陈丕显成为了正式的党员,被派到了福建工作。当时福建地区的红军队伍深受国民党的围剿,不少的党员都牺牲于此,而陈丕显也多次遭受了生命的危机。之后他跟着陈毅一起打游击,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和敌人周旋,期间遭遇了不少的艰难困苦,都被他一一化解。他的身上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仰,面对挫折也从不屈服,这种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人。
陈丕显曾当过陈老总的警卫员,相处之下培养出了亲密的战友关系,之后他加入了新四军,继续在陈老总的指挥下参加抗日活动,期间立下了诸多战功。解放时期,他转到了后勤部,在为前线输送物资的同时,还大力发展人民武装,直到江苏解放之后,他才开始接触行政工作。
解放战争初期,他参与了多个地方的土改运动,让老百姓得到了田地,摆脱了地主的压榨,同时他也不忘打击土匪和国军残余势力,让社会逐渐恢复安定。他在苏南地区的政绩有目共睹,备受中央的赞誉,连主席都曾专门发电报夸奖他。
1952年,在陈老总的推荐下,陈丕显来到了上海担任第四书记,从此他开始大力发展上海,为上海的崛起付出了所有的心血。直到1965年,他的努力得到了中央的认可,终于升到了第一书记的位置,这是组织对他能力的认可,也是他自己辛苦付出的回报。
然而,就在他上任的第二年,因为特殊时期的来临,他被迫下台,还因为某些原因被关押了九年。幸好他一直坚持了下来,在恶劣的环境中保全了自己,终于等到了获得自由的那天。当他出狱之时,也正是动荡结束之时,他这才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继续为了上海的发展不遗余力。
当时的上海遭受了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显得十分萧条,尤其是经济方面,更是跌落到了谷底。陈丕显再次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重建上海的任务中,即使肩上的担子很重,前路也很渺茫,他依旧不屈不挠,想方设法让上海恢复生机。终于,在他的努力之下,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进入了正轨。之后陈丕显还曾在多地任职,都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3年,67岁的陈丕显在邓公的提拔之下,成为了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后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为了副国级干部,达到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巅峰时刻。由于年事已高,陈丕显在任职没多久之后就主动退下了高位,于1990年正式退休,过起了闲云野鹤的悠闲生活。五年之后,陈老因病去世,享年八十岁。
陈丕显在革命时期英勇无畏,建国后工作中任劳任怨,他将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国家,创造了一次次出色的政绩。他的功绩和精神会一直流传下去,让更多人的以他为榜样,为了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修女:四个问题令人费解,西方又一包装奇迹
所谓“国之将亡,必出妖孽”,一个国家或王朝衰亡之际,必然乱象环生,必然会被撕开面纱,露出真面目,比如近日舆论焦点之一的爱泼斯坦名单事件。以前,英美名流道貌岸然,个个都是道德标兵,但结果很多都上了爱泼斯坦萝莉岛的名单,甚至还有夫妻成双成对的出现,笔者太过单纯,真不知道名人妻子跑去萝莉岛上干什么。百家杂评2024-03-03 08:10:00
00001955年钱学森回国收到神秘电报:沿途切勿下船,56年后才知谁发的
我们都知道,原子弹的威力,1945年美国的2枚原子弹,让日本不得不投降,此前的日本十分嚣张。在轴心国德国、意大利早已投降,日军在太平洋、亚洲等战场明显处于败势的情况下,依旧不愿承认战败,而是要继续打下去,甚至发出“一亿玉碎”的疯狂计划。正是原子弹轰炸广岛长崎后,日本失去了嘴硬的能力,才选择投降。紫网2023-10-13 18:07:180000三国简史,简得不能再简,一文看完三国。
三国得益于演义小说的普及,人物事件众多,很多人理不清其中的关系跟线索,那就来简单梳理下。汉末,皇帝不作为,外戚宦官内斗,先后两次党锢之祸,加上天灾不断,导致官僚腐败,土地兼并严重,流民失所。张角带领流民揭竿而起,也就是黄巾之乱,为了平息动乱,汉灵帝刘宏解除党禁,启用皇甫嵩,卢植,朱儁三将平叛,一年内剿灭了黄巾主要势力。天地人和w2024-03-15 13:09:06
0008重庆悍匪窜3省作案8年,枪杀11人,不坐车、睡坟地,2012年被击毙
2012年8月10日,重庆沙坪坝凤鸣路上,突然发生一起触目惊心的抢劫凶杀案。当天9点34分,两男一女提着挎包,刚从银行走出来,准备上车离开。一个蒙面凶手迎面窜出来,突然掏出枪,不由分说就朝他们开枪。三人毫无防备,一男一女先后头部中弹,立刻倒在地上无法动弹。另一名男子反应迅速,吓得魂飞魄散,抱着头疯了一样地跑开了。历来现实2023-07-28 08:50:15
0000中国上古“辨方正位”:指南针之前的办法,考古一再印证史料
如何确定方向,即周礼中所说的“辨方正位”,如今看似简单,但在蛮荒的远古,却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是人类的一大步。谈及这个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指南针”。指南针,古称司南,古人以此可以辨方正位,避免迷失方向。根据史书推测,大概战国时期已有原始的司南,宋朝沈括“方家制磁针”,说明最迟宋朝时已有更精确的司南——指南针。百家杂评2024-03-04 10:11:0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