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235:荀彧是反对曹操进攻孙权才服毒的吗?或许并不是

今天是黄帝纪年四千七百二十年,癸卯兔年的大年初一,大家过年好

大帅在此祝大家兔年吉祥,万事顺心,一切皆得所愿!



学习内容:
【原文华译】
冬,十月,曹操东击孙权。董昭对曹操说:“自古以来,人臣匡扶国家,没有达到您今天这样的功勋的。而有今天这样大的功勋,没有能久处人臣之位的。明公对于德行赶不上古人,感到羞耻,想保守自己的名节,但是,处于大臣的地位,让人以大事来猜疑自己,也不能不考虑。”
于是与列侯诸将提议,认为丞相应该进爵为国公,加九锡,以表彰他特殊的功勋。
荀彧认为:“曹公本来是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持忠贞之诚,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曹操由此不悦。到了东击孙权,曹操上表,请荀彧劳军于谯县,然后留下荀彧,以侍中、光禄大夫的身份持节、参丞相军事。曹操出兵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服毒自杀。荀彧坚持大义,行为端正而有智谋,好推贤进士,时人都为他惋惜。
引用司马光以及陈寿对于荀彧的评价
【司马光曰】
孔子轻易不把“仁”的评价给予他人,从子路、冉求、公西赤等门人高足,到令尹子文、陈文子等诸侯之贤大夫,都够不上他的“仁”的标准。
但是,他唯独称管仲为“仁”,岂不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有恩德于人民吗?齐桓公的行为,就跟猪狗一般,但管仲不以给他做相国为耻,他的志向,大概是因为要济天下百姓,非齐桓公不可吧!汉末大乱,生灵涂炭,自然是非高世之才,不能救天下,荀彧舍弃曹操,他又去事奉谁呢?
齐桓公之时,天下虽衰,还没有建安时期那么严重。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荀彧佐曹操而兴之,举贤用能,训卒厉兵,决机发策,征伐四克,于是能以弱胜强,化乱为治,十分天下而有其八,其功岂在管仲之下!管仲不为公子纠而死,而荀彧为汉室而死,他的仁,又在管仲之上了!
而杜牧说:“荀彧劝曹操取兖州的时候,把他比作高祖、光武,官渡之战的时候劝阻他回许县,又以楚汉相争为比喻,等到事就功毕了,又要邀名誉于汉室。这就好像强盗教小偷凿墙撬柜,又说他没有参加偷盗行动吗?”
我认为,孔子的话:“文胜质则史。”夸夸其谈,脱离了本质,但凡著史之人,总是要加以修饰。把曹操比作高祖、光武,把官渡之战比作楚汉相争,都是史家之文饰,一定是荀彧说过的话吗?用这个来贬荀彧,是说错了。假使曹操称帝,荀彧就是佐命元功,与萧何同赏。荀彧不追求这样的名利,却杀身以邀名誉,岂不是太不合人情了吗?
---
陈寿: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
【学以致用】
我们怎么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事情呢
01,从时势上看
那个时候,作为荀彧来讲,还有谁能够被他所辅导呢?
在当年的那些十几路诸侯当中,排在第一序列的也就二袁,公孙瓒,张邈,刘表,韩遂等等,共同的对手就是董卓..
那个时候的曹操还只是跟着袁绍混,刘备跟着公孙瓒混,孙坚还得问袁术要钱粮...这些人属于第二或者更后梯队了,比如刘备...
荀彧这个时候,是被袁绍请出山的,被奉为上宾
但是,后面发现了袁绍虽然实力强大,但是不堪中用,于是投奔曹操
为什么投奔曹操?
肯定是在平时观察过曹操的志向,思维层次,用人等等方面
曹操对他的评价则是“吾之子房也”
他确实做到了像张子房(张良)对待刘邦一样的,去帮助曹操
只是曹操不是刘邦,也不是处在刘邦那个时代
荀彧也没有做到张子房的境界,两人的理念不一样,一个是儒家,一个是道家
02,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荀彧是病死的还是服毒自杀的,这个不知道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
荀彧是忠于汉室的,是偏向于,作为臣子,作为匡扶汉室的功臣,领了汉室的俸禄,无论如何,有些规矩不能逾越,有些领地不能触碰, 这是信仰的地方,不管你的实力到了怎样的地步
他不是不知道曹操的野心,也知道最开始的曹操是没这个想法,只是,现实情况已经到了这一步,其他的人根据曹操的实力一步步提升,开始为其谋划“ 国公”这样的荣誉,这一点曹操也挡不住,他也不想挡。这就是现实
而荀彧发现自己对这一点已经无能为力了,跟自己的信仰相冲了,他是受不了了。他最多就是语言上去提醒下曹操不要迈入这一步,但是他也知道这不可能有什么效果
咱们体会下,大概就是这么个心情
假如,他是个道家学派
谁当皇帝,看命也看运,又不固定说是哪个人哪一家的,
如果接受不了,或者履霜坚冰至,提早撤就是了
张良被封赏的时候,就一直要求撤掉封赏,最后以身体不好为由,跟着别人修道去了,这些富贵啥的不要了
但支撑荀彧的理论体系是儒家那一套,所以很难,只能以死明志。
03,不要用你的感觉去期待老板改变
荀彧作为咨询师,对曹操在战略上,人才培育(推荐)上,包括内政,曹操国事与家事的平衡处理上,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现实中有些事情是没办法改变的,只能改变自己的行为
我以前也会期待身边的朋友(在经营企业,关系还不错的)去了解股权激励,去用更科学的方法论来经营企业
我经常用的观点就是,这个方法既然这么多人用的好,把公司经营的好,凭什么不让自己的朋友去用呢?何况自己可以在旁边协助。这个协助就不是培训机构的那种,而是朋友的那种,随时可以电话,或者其他方式交流改进,换作机构,1是要交钱,2是次数有限
但是,我后来不这么想了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你相信了,愿意了解,我就多分享一点,直到你懂了为止
你不相信,我多说一句都是我的错。
就像荀彧这样的,有些事情不是他想改变就能改变的。
改变能改变的,不能改变的,就放下。
般若非说所说分——《金刚经》悟读【第21品】
转识成智,由凡入圣。【原典】“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悟读】人生处处,皆是道场。新用户97560OBk2023-07-31 08:20:08
0000人生之道:正己与正人——正人先要正己,己正而人自正
HNYZL2024-02-24 12:06:12
0000《易经》笔记之震卦
第五十一卦震原文:震[zhèn]䷲:亨。震来虩[xì]虩[xì],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chàng]。《彖》曰:震,亨。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ěr]也。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象》曰:洊[jiàn]雷,震。君子以恐惧修身。释义:震卦:亨通,震动到来胆战心惊,笑声言说自如,震动惊出百里,不用惊慌进行祭祀。紫网2023-10-14 17:18:500000轻轻松松读《老子》(38)
《老子》第三十八章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译文:秋雨堂2023-07-30 09:41:3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