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273:傅嘏的这段评论,入木三分,值得我们仔细体悟

学习内容:【原文】初,李恢与尚书仆射杜畿及东安太守郭智善,智子冲,有内实而无外观,州里弗称也。冲尝与李丰俱见畿,既退,畿叹曰:“孝懿无子;非徒无子,殆将无家。君谋为不死也,其子足继其业。”时人皆以畿为误。及丰死,冲为代郡太守,卒继父业。正始中,夏侯玄、何晏、邓飏俱有盛名,欲交尚书郎傅嘏,嘏不受。嘏友人荀粲怪而问之,嘏曰:“太初志大其量,能合虚声而无实才。何平叔言远而情近,好辩而无诚,所谓利口覆邦国之人也。邓玄茂有为而无终,外要名利,内无关钥,贵同恶异,多言而妒前;多言多衅,妒前无亲。以吾观此三人者,皆将败家;远之犹恐祸及,况昵之乎!”嘏又与李丰不善,谓同志曰:“丰饰伪而多疑,矜小智而昧于权利,若任机事,其死必矣!”【原文华译】当初,李恢与尚书仆射杜畿以及东安太守郭智友善,郭智的儿子郭冲,有学问修养,但是相貌平平,州里的人并不称道他。郭冲曾经和李丰一起去见杜畿,两人退下后,杜畿叹息说:“李恢没有儿子了,不但没有儿子,连家也没有了。郭智死而不亡,因为他的儿子足以继承他的家业。”时人都认为杜畿没判断,等到李丰被杀,郭冲为代郡太守,正是继承了他父亲的事业。正始年间,夏侯玄、何晏、邓飏都有盛名,想结交尚书郎傅嘏,傅嘏不接受。傅嘏的友人荀粲觉得奇怪,问他缘故,傅嘏说:“太初(夏侯玄字太初)的志向超过了他的能力,唯一的本事就是制造虚名,而并无实才。何平叔(何晏)谈起来全是远见,实际上只看眼前,喜欢跟人辩论,但是并无追求真理的诚意,这正是所谓'利口覆邦国’的人(出自《论语》,子曰:恶利口之覆邦家者,痛恨利口巧言倾覆国家的人)。邓玄茂(邓飏)做事,有始无终,既要名,又要利,却没有一个原则节制,喜欢跟自己同声同气的,排斥跟自己意见不同的。话很多,又好妒忌,谁比他好,他就妒忌谁。话多,是非就多;妒忌,就没有朋友。我看这三个人,都将败家,我离他们远一点,都担心还不够远,被他们闯的祸连累,更何况去亲近他们呢!”傅嘏和李丰关系也不好,对同僚说:“李丰对人,都是虚情假意,又性格多疑,欣赏自己的小聪明,醉心于权力利益,如果他负责枢机工作,必死无疑!”【学以致用】傅嘏(gǔ)的这一段评论,值得我们仔细体悟,一是可以用来对照一下身边的人,就当练练眼,验证验证,二是用来体察一下自己,给自己纠偏。01,“太初志大其量,能合虚声而无实才”有些人不愿意干实事,愿意干“名声”,有的人享受这种感觉,甚至为了“名传千古”都可以当下赴死,比如历史上有些死谏的大臣,他们真的有真知灼见吗,有的也不一定,有些人就想借皇帝的手成全自己的名声,好让史书记录一笔。到了当今的时代,有的人热衷“出名”,因为“出名”了之后就有了利益。所以有的人就期待“火”,期待“爆款”,打造“人设”......这就是真名士与假名士的区别,假名士的全部努力,就是为了成为“名士”当然,个人有个人的追求, 就我个人而言,一般看到这个,都划开的远远的,尤其是看到一些包装出来的“大师”,都敬而远之(有时在想,为他他作背书的组织是不是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哈哈)
02,“言远而情近,好辩而无诚”有的人喜欢听某些互联网大师的言论,听得很嗨,好有道理的样子,但是,他也不去深度思考对方言论背后的逻辑是不是对的,也不去体察自身的实际情况,估量当下所遇到的问题能不能用的上对方的理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大家不能做到知行合一,也没有习惯去知行合一,切实笃行,所以他们也看不出来,其实那些“导师”也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当我们看到,某个导师突然爆火了,然后你仔细琢磨一下就能发现一些情况,或者“导师”自己会讲出来TA的“玩法”:一天5-6小时的演讲,然后让工作人员批量制作几百个小视频,然后发到几十,几百个账号推广出去,上过课的老板知道,一天8-10个小时的公开分享,如果还不是同一个老师讲课,讲同一个主题的话,能够有多少个知识点?能不能形成有用的方案? 这压根不可能的,更何况大家在手机上看到的是被切割了无数段的小内容这能学到啥?企业怎么敢使用?并且听多了之后,觉得自己的思想觉悟,层次感一下子提高了好多.....然后看不起自己的员工,看不起自己的模式,看不起自己赚钱的速度.....所以,我们要寻找的是什么? 是真理,是能够过好这一生的真理(指导思想与方法论,工具..方案....)企业也是一样,需要的是真方案,而不是“有道理的话”,这个“有道理”还可能被“设计过”的那么,如何来辨别这种现象呢?答案是:至诚知行合一的深处,在于克己, 克己的核心在于至诚思考一下,对自己,对他人,对事,有没有“至诚”之心?观察一下别人,在行为处事上面,有没有“至诚”之心?如果没有,那么,你就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03,“有为而无终,外要名利,内无关钥,贵同恶异,多言而妒前;多言多衅,妒前无亲”看到这句话,你的脑海中有没有出现这么一个人的影子?这三年(20-21-22)我恰好遇到过好几个这样的人,做事情有始无终带人做项目,做着做着,自己跑了...你要名、要利无所谓的,人之常情,但是别做事有始无终啊,不然谁愿意跟你一起玩呢?哪个还敢相信你呢?最后,总结起来三句话:1,实力永远要大于名声2,与干实事的人交往,与好(玩)名声的人远离3,用至诚之心体察自己,观察别人,减少被骗,降低风险。再思考一点:傅嘏(gǔ)在背后评价人,他的立场是处在“公”的角度吗?....


《易经》笔记之渐卦
第五十三卦渐卦原文:渐[jiàn]䷴:女归吉,利贞。《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止而巽,动不穷也。《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释义:渐卦:女子出嫁吉祥,利于持守贞固。彖传说:渐卦是渐渐前进,女子出嫁吉祥。前进得到正位,前往有功业。前进在正道,可以正邦国。所处位刚健居中。艮止而巽顺,行动不会穷极。紫网2023-10-15 08:07:440000常乐我净,清净无为——【闲敲棋子慢品茶】(10)
洪福易享,清福难求。所谓洪福,洪者大也,同鸿福,也就是世间所言所求之大富大贵;所谓清福,是指身心之了无牵挂,如如不动。即没有任何繁琐之事情,随时随地,心生欢喜,自在自如。毋庸置疑,美好之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然不可说美好生活就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因为对于万物之灵的人而言,不仅仅有物质生活之追求,还应有更高层面之思考。新用户97560OBk2024-02-14 14:11:21
0000替天行道——【轻煮●细品●生命】【20】
轻煮岁月细品茶,黄连树下诗酒花。【替天行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欲握玫瑰,必承其伤。此言之浅层意思是,要想戴王冠,须能承受它的重量;要想握住玫瑰,就须忍受它的刺伤。其深层之意是,其一,要想拥有更美好之生活,须能承受各种苦难,不畏惧任何艰险;其二,有多大的能力,须做多大的事情,强调了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新用户97560OBk2023-08-07 09:47:29
0000《子张篇》19.19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
19.19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注释】▲阳肤:曾子的弟子。▲士师:《周礼》列为秋官司寇之属官。掌禁令、狱讼、刑罚之事。▲民散:背离。《礼记·大学篇》:“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执政者一心只想政府富足而百姓贫困,人心就不会朝向你。反之如果一个国家把财富施予民众,让百姓富足起来,人心就都愿意向着你。)紫网2023-10-14 11:06:310000国学文化常识大全,长知识了!
我好爱你我爱你2023-08-09 11:03: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