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3句说话口诀,让你开口变成香饽饽,不再社恐!
艺述史官方原创
言必时其谋虑
提起鬼谷子这个人,大家会第一时间把他和阴谋、城府等这样的词联系到一起,那么作为纵横家的鬼谷子,他在为人处世方面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说话技巧呢?嘴巴笨的朋友们要多看看。

1
第一句话说:言必时其谋虑,故观蜎飞蠕动,无不有利害,可以生事变”
鬼谷子举了一个现实中的例子,我们常看到的飞虫无论是飞行还是蠕动,无论身处怎样一个环境,它们总能完美地适应当下的环境,存活的关键在于它们善于根据环境改变自身的机制。
我们的人际关系包括说话的艺术在内,就相当于一个大自然中的飞虫,自身看来孱弱不堪,怎样能活下去,唯有适应当下环境。
用一句当下俗语来说,也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种说话方式表现上看就是逢迎趋合,但只要不违背良知公序,放下身段融入圈子里的说话方式,永远是普通人的人际之道。
但是一味逢迎,真的就是会说话了吗?鬼谷子还有这么一句,“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什么意思呢?

在刚刚接触一件陌生的人或事的时候,因为一无所知,所以应当处处谨慎,做事圆滑一点,不要急于让对方顺应你的交往节奏。等到真正互相了解了,此时可以适当地传输你的认知,你的想法,甚至是引导他,按照我们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2
说白了,这样的说话相处方式总结成两个字,“变通”,而且是“适时变通”,当你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交圈子,因为互相不了解,为了完美融入,此时你就应当适当放下身子,主动迎合他们的说话方式。
经过一段的时间相互有所熟悉了,此时你大可以有条不紊,由少到多地流露出你的想法,你的说话习惯,你的认知理解。
尤其是在关键问题上一定要有所保留,留住底线,留住自己的秘密,全盘托出暴露弱点,适当保留才是真正的会说话。
第三句口诀是:“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如果想要学习说话技巧,可以试试鬼谷子的这六条法门,应用于人与人对话的真实场景中。
“摩而恐之”就是对方在某件事上犹豫不决,如果你想说服他,大可以增加感情色彩,大谈事情严重性,此时就会乱了对方的判断力,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高而动之”,如果对方心高气傲,想要说服对方,大可以适当地抬高对方,让对方愉悦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微而证之”,如果与多方发生意见不合,但又不想闹大,不必要一下子就指出矛盾所在,可以通过适当的质疑和辩驳,来测试对方的态度;
3
“符而应之”,这是一种说话上的策略,想要说服对方,大可以先顺着对方的心意来,待对方放松警惕,暴露得更多,然后再以此说服,说白了就是“欲擒故纵”;
“拥而塞之”,是一种积极的说话方式,与对方据理力争,那就不要一来一回,最好是连续出击,用接二连三的“证据”,压得对方无暇思考,这是辩论上一种常用手段;

“乱而惑之”,如果对方思维混乱,此时正是你说服他的最佳时间,用话语引导对方按照你的思路来,牢牢掌握说话的主导权,这一般是领导们的惯用策略。
如果你觉得你说话方式总是欠妥,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口才在职场中不够用,大可以读一下《鬼谷子》,里面的攻心术、说话艺术,或许会让你大开眼界,豁然开朗。
END

曾国藩的成圣和我们的修为
有一本书,叫《中国男人》,写的挺有意思,我在闲暇之余读了一下,颇有感慨。这本书对近代中国有影响的人列举了一百多位,并且分别给了一副标签,当然这本书中没有列入孙中山、毛主席。而且一类人只给出一个代表人物,比如写了曾国藩,就没有写左宗棠、李鸿章了。关于曾国藩,写的书不计其数,研究的人也数不胜数,我对他也没有太多的认识,曾经发表的文章也仅限于皮毛,不敢过多评价。激扬文字2023-07-31 09:51:05
0000老人多少岁不能做寿?老祖宗讲究“做九不做十”,别再做错了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以礼仪闻名于世的国家,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礼仪和规矩。如给老人过寿,就有“做九不做十”的说法,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在我国,“做寿”的传统起源于南朝,盛行于唐代以后。五十岁之前的生辰被称为“生日”。六十年一甲子,有了一甲子的人才可以做寿,也就是一个人从六十岁开始的生辰,才可以算是过寿辰,而且逢“十”的寿辰被称为“大寿”,如六十大寿、八十大寿等。文史馆2024-02-18 08:07:49
0000最积德的10件事,做得越多越好!
古往今来,一切圣贤的教育,无非是教人以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不但利益别人,也会利益自己,甚至有益祖宗先人,福荫后代子孙。下面这10件事,最能积德,做得越多越好!一、济急如济涸辙之鱼紫网2023-10-16 17:44:060000孙中山去世后,为他专门建造的中山陵花了多少钱,谁来承担?
艺述史官方原创古代君王都有建立自己的陵墓我们都说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国家革命的创始人,他为了我们国家的民主自由平等的建立贡献了他的一生。千百年来,古代君王都有建立自己的陵墓,而我们孙中山伟人死后的陵墓建造却是困难重重。南京的中山陵,人们现在看到的浩大的陵园,可是经历了重重难关,斥巨资才建立起来的。还有人说当时建造陵园也是劳民伤财,那到底又是花了多少钱呢?1紫网2023-10-14 08:33:340000说说白城市的来历
紫网2023-10-13 17:24: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