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是被弓弦勒死的吗?判词和图画怎么解释?
当然不是。历史上用弓弦勒死人,著名的是吴三桂对永历帝朱由榔。但是吴三桂是武人,弓箭刀枪很方便。元春是后宫嫔妃。真到赐死她,三丈白绫、一杯毒酒都很方便,哪里用得着专门去找弓弦了?

什么?造反、叛乱?别胡说了。人家《红楼梦》写的是盛世明君,连贾宝玉都说“如今四海宾服,八方宁静,千载百载不用武备”呢,你非要说武装叛乱,是活得不耐烦了,还是想害死作者?
事实上,宝玉在太虚幻境里看到的册子也没有提到弓弦,只说“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这是什么意思?其实再简单不过了,这就是最简单的谐音,弓谐音“宫”,指后宫;橼谐音“元”,指元春。这幅画表示下面的判词预示元春的命运。
“榴花开处照宫闱”,也是说元春在后宫经历,“照”更暗示元春入宫、封妃的原因:皇帝用“贤孝才德”来引导后宫,是规范、是表率,而不是宠爱。

“三春争及初春景”,表示迎探惜没有得到元春的荣耀,也没有像元春那样为家族带来荣誉,很好理解。
难的是另外两句。

“二十年来辨是非”,有人说是元春在分辨秦可卿是废太子公主的“是非”。秦可卿不可能是什么公主,我已经写过文章了。就算是公主,秦可卿嫁到贾府才几年?秦可卿死后几年元春就死了?怎么可能用“二十年”的时间来琢磨她的身世?
二十年,是宝玉在贾府的大致时间:从出生,到弃家出走。

“辨是非”,是寻找答案。什么问题的答案?家族前途将寄于谁,谁会成为家族责任的承担者。元春入宫后还时时“带信出来”告诫父母:“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这“不严”与“太严”也正是她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实在疼爱这个小弟弟,另一方面,家族责任又必须严格要求他——宝玉是宁荣二公口中唯一“略可望成”的子孙,也是贾府众弟子中唯一有天赋的可造之才。元春对他的期望,就徘徊在疼爱与期望之间。

如果贾府不是败落得那么快,元春本来可以对宝玉多疼爱几年的。可是获罪抄家之后,急需要一个能干的子弟来支撑门户,元春就不得不下令赐婚,用善谏的、有“停机德”的宝钗,来规劝宝玉,使之“入于正道”,哪怕牺牲他的爱情、违拗他的志向,也在所不惜。

然而,这个看似英明的决定,却最终导致了宝玉的弃家出走。从根子上说,宝玉出家的结果,正是元春种下的因。这就是“虎兕相逢大梦归”——“虎兕出于柙”的决策者,也是不良后果的责任人。费尽心机的策划,终归是大梦一场。
(原创)《聊斋志异》蹇涩字词试解(十三)
《聊斋志异》蹇涩字词试解(十三)文辛■而潦倒场屋,战辄北。无何,夏遘疫卒,家贫不能葬,乐锐身自认之。(潦倒场屋:考场屡屡不得意。战辄北:每次科考,必名落孙山。北,败北。夏遘疫卒:夏子平遇上流行性急性传染病死去。遘:音gòu,遇到。)山东刘福新2023-07-28 14:13:37
0000中信书单|16本书,看清趋势,应对时代的惊涛骇浪
“不确定”“突发”“不稳定”......可以明确的是,时代的主题已经由“发展”,增加了“安全”这一重要维度,“行稳致远”已经不只是大国主题,普通人如果无视高层的擘画,仅仅当做口号对待的话,很容易被时代的海浪击晕拍蒙。应对不确定性,唯有读书、学习是最确定性的内功心法。今天的知识清单,帮你夯实内力,铸牢基本功,应对时代的惊涛骇浪。在商业世界无形骇浪中的博弈之道《芒格之道》blackhappy2023-07-31 09:44:54
0000细读《金瓶梅》第十四回(上):花府四少爷,贾府四小姐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温馨提示:原文中诗词用深红色展示;值得注意的字词句、谚语俗话或好玩有趣的地方会保留原文,用黑色标粗展示;扫痕要说的过场话用黄色展示;古今名家批评用大红色展示。*至于文章中出现的“圙”这个字,就如它的读音一样,大家看到了自动略过去即可。崇祯本回目:花子虚因气丧身李瓶儿迎奸赴会词话本回目:花子虚着气丧身李瓶儿送奸赴会做人的最高境界:洒脱自在,不昧因果
日日忙东忙西,担心这个害怕那个,前怕虎后怕狼,人呐,到底活个什么劲儿。人生不过3万天,有多少时刻,是在用心感受生活,享受生命的馈赠?拥有一副好身躯,本可以去欣赏壮丽河山,体会人间百味,做自己喜欢的事儿,陪伴最爱的人,传递真善美......现在呢,在做什么?囚禁在物质的牢笼里,深陷欲望的膨胀里,被得失纠缠不堪......陈小杰读书2024-02-28 16:06:10
000016年后再看《色戒》,才发现汤唯的牺牲,远不止被删掉的那7分钟
16年前,影片《色戒》上映后,作为主演的梁朝伟携女友刘嘉玲一起走进影院,结果才看到一半,刘嘉玲就铁青着脸出来了。面对记者的围追堵截,她稍稍顿色道:“梁朝伟是一个演员,演好戏是他该做的。”众所周知,影片中让刘嘉玲脸色难看的,无疑是梁朝伟与女主演汤唯在剧中的亲密互动。晓读夜话2024-02-06 13:05:26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