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拳
以武学打开世界



正 文
壮拳,作为广西、云南等地少数民族的代表性拳种,一直以来都在武术界享有盛名。根据历史记载,壮拳源于壮族先民的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在唐代,壮拳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流传。据史书记载,当时壮族地区的武艺高手“都老”起义军的领袖潘长安、黄少卿等人的部属,在花山距城五十里,江边峭壁上镌凿有赤色人形,皆裸体,或大或小,或持干戈,或骑马。这些岩画中的武士们身高体壮,战阵中展现了环首刀、剑、长枪、手镖、山弩以及竹箭等壮拳中惯用的武术器械。此外,现代流传在左江流域的壮拳中的功法一-七步铁线桩,与当时“都老”的主要练武功架非常相似,可见当时的壮拳技艺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到了宋代,南下汉人将士将这种拳术称为“南蛮”拳。著名的壮族义军首领依智高精熟此拳械,并将其广为传播。王安石曾称誉:“粤右良兵,天下称最。”足见当时壮拳的技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如今,壮拳仍然在壮族地区以及全国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影响。壮拳的拳术套路有很多种,如擒功大王拳、霸王锤、梅花桩拳、踢打四门、三打罗汉拳、打虎拳、插拳、小反步、跌马归栏、大连环十八桩、三桥手、小反步、拥桩、莲花拳等。此外,壮拳的器械套路也有不少,如雪花盖顶刀、八卦很棍白鹤棍铁线等。壮拳的动作风格朴实粗犷,形象沉实稳健,拳势刚烈而多短打,擅长标掌,少跳跃行拳多用壮语发音,以气摧力。在攻击和防守上,强调架实劲猛。
壮拳的练习方法也具有其独特的风格。首先,壮拳的练习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只有基本功扎实了,技艺才能得到更好的提高。例如,在练习擒功大王拳时,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将每个动作都做到位。其次,壮拳的练习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坚持不懈地训练,才能达到技艺的不断提高。例如,在练习霸王锤时,需要不断地锤炼自己的力量和速度。此外,壮拳的练习还需要注重呼吸的配合和内心的平静。例如在练习梅花桩拳时需要配合呼吸的节奏来打出桩法。同时,在练习插拳时需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呼吸的稳定。
壮拳不仅是一种武术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展现。它承载了壮族人民的武术智慧和文化底蕴,体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在广西山区的演练中,壮拳更体现出了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朴实无华的动作中蕴含着深厚的力量感;刚烈而多短打的拳势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壮族人民的勇猛与果敢;架实劲猛的攻击和防守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壮拳技艺的精髓所在。
壮拳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格的武术技艺,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代社会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了解和学习壮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古文100篇》上册拓展五十篇(其二)
王断天崖路2024-02-23 12:09:36
0000轻轻松松读《老子》(十七)
《老子》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译文:最好的统治者让百姓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稍次的统治者让百姓感到亲近从而赞誉他;再次一等的统治者让百姓害怕他;最次的统治者由于施政不当,被百姓推翻了他的统治,从而自取其辱。统治者的诚信不够,老百姓自然不会轻信他们。秋雨堂2023-07-30 08:40:56
0000轻轻松松读《老子》(二十)
《老子》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以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译文:秋雨堂2023-07-30 08:11:30
0000序卦传原文及译文详解,序卦传全文白话文
序卦传作者是孔子,以简明扼要的言语总结易经六十四卦卦意,并延伸出卦序排列成因逻辑,序卦传分上、下两传,学习易经的同学需要熟读,用以辅明卦意。易经六十四卦的卦序,有三种,而存世的只要《周易》一种了。前面汉朝京房易的八卦翻宫的办法,不是卦序,而是术数的一种。今人对序卦传多不重视,认为卦序排列并不重要,殊不知序卦传以卦卦相生的逻辑,揭示了自然规律与社会人伦的奥秘。大家莫要内卷2023-08-07 16:28:00
0000心理漫谈《庄子齐物论》:这个世界没有完美或缺憾,只有心理对立,对策是低调处事,万物平等
紫网2023-10-15 12:15:5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