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庄共舞——等风乘风随风去【《逍遥游》3】
一念逍遥,万般自在。

【原典】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è)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译文】
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可以用芥草作船,而搁个杯子当船就会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便无法托负巨大的翅膀。所以,鹏鸟飞到九万里高空,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能凭借风力飞行,背负着青天,毫无阻挡,这样就能飞到南方了。
【悟读】

等风来,乘风起,随风去。
庄子之本段言语,表看轻描淡写,实藏生命之智。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表面强调了基础之重要,也说明了量变和质变之规律,吻合了荀子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观点。
其实,此言蕴含之哲学原理是,世间万物皆是互相联系的,有果必有因。大舟能行的原因是恰好水域之合适;大鹏能飞的原因在于风力之合适。世间万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千丝万缕,错综复杂,没有谁可以完全脱离他物而独自存在。
这也充分说明,一个人之成功不可能仅仅依靠其主观之努力而获得。外部之条件,有时甚至会起到关键之作用。
庄子此言之深层意义是,大舟好像无拘无束,但它受到水之限制,水积厚方能航行;大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看似伟大自由,实凭借风之力,无风不得飞。这也印证了庄子之核心理念,世间万物皆受到限制,他追求的是绝对之自由,因而提出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处世哲学。
“自古圣贤皆寂寞”。一般而言,伟大之灵魂,一般皆可写意地享受孤独,而非是简单的忍受。
享受孤独,是最高级之自律。风风雨雨也好,红红火火也罢。我们必须明白,孤独才是生命之常态;生命之本质,其实就是一种孤独。
享受孤独,非是消极之等待,而是默默积蓄自己的能量。清末名将胡林翼曾说,“办大事,以集才集气集势为要”;享受孤独,非是刻意之压制,而是坦然面对,从容接受。
最可怕的是,“睡着的人总是嘲笑醒来的人”。高级之灵魂,洞察“因缘和合”之生命真相,不孤独,不痛苦,不纠结。他们可以随时内观自己,处理自己之情绪;也可以清晰的俯察外面之一切,不为所动,不为所扰;他们善于用自己宝贵之生命和古圣先贤对话,享受孤独之人生。
“等风乘风随风去,千态万状总自如”,这即是一种生活之态度,也是一种生命之豁达,更是一种逍遥之境界。
《庄农日用杂字》解读(九)
杂字原文:一时贪秋忙,没到菜园边,葱蒜芥末韭,卷心白都干。秦椒茄子瓠,王瓜老了酸;生菜曲曲芽,莙荙不稀罕。萝卜栽畦脊,茼蒿最怕干。芹菜得早种,辣菜喜晚天。菠菜共芫荽,窨着过年餐。扁豆爬箔幛,萆麻在园边。金针续根菜,椿芽年年扳。蔓菁秋肯长,苔菜春里鲜。园边栽些菊,黄白不一般,挪在盆子里,开来色色鲜,摆列条几上,屋里也壮观。释义:紫网2023-10-14 10:36:480000《季氏篇》16.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
16.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注释】▲知:知道,明白。▲之:指道理。知仁义、懂孝悌、诚实守信等。【译文】孔子说:“生下来就明白道理的人,是上等资质;通过学习而知道的人,次一等;遇到困惑才知道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惑还不学习,这是下等资质了。”【学而思】莫远忧的图书馆2023-07-30 18:07:06
0001我国古代三大奇书的动物图谱-(29)-【异兽蛊雕】
摄影师:潘长宏2023年8月15日《黄帝内经》、《山海经》与《易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其中《山海经》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山海经》全书18篇,约3100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紫网2023-10-14 18:06:000000《小窗幽记》《格言小辑》《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胜我与胜人人胜我无害,彼无蓄怨之心;我胜人非福,恐有不测之祸。【译文】他人胜过我,对我并没有什么害处,因为这样别人便不会在心中积下对我的妒恨;我胜过他人,并不见得是福气,因为这样恐怕会招致意想不到的灾祸。闭门与读书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译文】只要关起门来,就会感到生活与隐居在深山之中没有两样;只要静下心来读书,就会觉得处处都是净土。凡人与圣人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圣人孔子为何对女人有偏见?
沐阳说2023-07-28 17:31:1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