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775

值得品鉴的5副对联,对仗工整,韵味天成,真妙啊

紫网2023-10-14 15:22:010

对联俗称对对子,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历史上流传着不少经典妙联,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我是真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哦。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值得品鉴的5副对联,对仗工整,韵味天成,真妙啊。喜欢对联的朋友,赶紧收藏吧。

第1副对联:志不求荣,满架图书成小隐;身难近俗,一庭风月伴孤吟。

这是秀才徐照的自题对联。徐照多次科举,考不上举人,中年后绝了仕途之意,教书授徒为生。

此联即徐照自抒怀抱之作,诗情画意中展露个人情怀,虽沉沦下僚,犹自头角峥嵘,傲气不减。

上联说,“小隐隐于野”,有图书相伴,不去闹市繁华凑热闹,这是发自内心的选择。

下联说,红尘多纷扰,俗气太难耐,还是与风月为伍,以诗书自娱,虽然是有些冷清的“孤吟”,却能够拥有自由,能够获得安逸。

此联文字优美,更展示了古代许多失意文人苦中作乐、另寻精神归宿的心路历程,颇有咀嚼的价值。

第2副对联:慷慨誓师,守睢阳蕞尔之区,孤城中人皆乐死;从容尽节,振河北英雄之气,千载后貌尚如生。

这是纪念唐代名将张巡的名联。

张巡死守睢阳,前后与叛军交战四百余次,遮蔽江淮,保障了唐朝东南地区的安全。最后张巡被俘遇害,但张巡的忠义精神流传千秋。

此联写张巡,采用的是烘云托月法,即通过其他面来衬托张巡。

上联以睢阳城的士兵百姓“甘心赴死”来衬托张巡的人望,衬托张巡的崇高品格。

死是最让人害怕的事情,但是睢阳城的人却因为张巡的精神感召而不畏死而甘心就死,足以说明张巡的人格魅力。

下联用千年后百姓对张巡的祭奠与怀念来衬托张巡的伟大。

在作者看来,张巡不仅仅是张巡,更代表了“河北英雄之气”,代表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气神,故而能够流芳千古,万古纪念。

第3副对联:保障在江淮,业肇中兴,正史论功先郭李;辉光齐日月,心明大义,孤城著节迈颜卢。

这个对联同样是纪念张巡的,同样以衬托对比手法来赞美张巡。

上联说张巡为大唐立下不世功勋,让大唐得以中兴。从某种意义上说,张巡比恢复唐室的郭子仪、李光弼还要伟大,功劳还要靠前。

上联用郭子仪、李光弼两大名臣来衬托张巡,下联则用颜真卿、卢弈两位碧血丹心的名臣来衬托张巡。

颜真卿大家都很熟悉了,他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

而卢弈是宰相卢怀慎的儿子,担任御史中丞一职。安禄山侵犯东都洛阳,卢弈被抓,拒不投降,因而被杀。后来唐肃宗加赠礼部尚书,谥号贞烈,入《忠义传》。

下联的意思是说,张巡的赤胆忠心,比之颜真卿、卢弈更为凸显,如同日月之光,永久照耀人间。

第4副对联:祠傍水仙王,北宋尚留高士躅;树成香雪海,西湖重见古时春。

这是西湖巢居阁的对联。巢居阁在孤山,即林逋隐居所居。

上联所谓“祠傍水仙王”,指的是西湖旁的水仙王庙。庙祀钱塘龙君,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苏东坡有诗曰:“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

下联的“香雪海”,指梅。清代康熙年间,巡抚大臣宋荦在苏州邓尉欣赏梅花,在山崖上题了“香雪海”三个大字,此后“香雪海”便名扬海内。

整个对联用词典雅,意境悠远,赞美了巢居阁梅花清香的氛围,赞美了林逋隐士的千古风范。

“北宋尚留高士躅”与“西湖重见古时春”,北与西的对仗颇为巧妙,而古与今的联系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融合古今,融合实景与感触,是此联精妙所在,读者不可不识。

第5副对联: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这是纪念三苏的名联。三苏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中的苏洵、苏辙、苏轼。

上联说,三苏父子都当过官,一时行迹难以厘清,但人们永远记住了“一门父子三词客”。

这种“三杰一门”的现象,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像江河滚滚不息,三苏的器识文章也将万古流芳。

下联说,三苏尤其是苏东坡在仕宦上历经坎坷,但是“千磨百炼”之后,当日富贵者已然湮没无闻,而三苏在风雨之后依然被人们铭记。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三苏的成就足以穿越时光,成为不朽。

此联采用了自对手法,“前无古”对“后无今”,“扬不清”对“沉不浊”,“器识”对“文章”,“父子”对“兄弟”,在手法上也相当高明。

最后分享网友“田哥”创作的趣味对联:“荷叶塘、莲花塘、莲子塘,荷叶莲花莲子三眼塘;笋皮屋、竹板屋、竹条屋,笋皮竹板竹条百间屋。”(沅江有三个塘,荷叶、莲花、莲子三口塘。成都有百问屋,笋皮、竹板、竹条。)

大家有没有自己创作对联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失业在家,写文糊口,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赞赏、收藏和转发!1块钱是情,2块钱是爱,再次感谢大家!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