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0句格言,字字珠玑,值得反复阅读
《论语》这部经典,两千年来,一直是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之书,是经典中的经典,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经典之一,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学习。
一、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点评:君子为人,恭敬谦让,不会与人争强好胜。君子光明磊落,没有私心,所以虽然与人合群,但不会结党营私。
二、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点评:君子有品德,有学问,但不一定有钱。君子虽然也有穷困潦倒的时候,但不同于小人,君子还会坚守原则,但小人就会不顾一切,胡作非为了。

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宪问第十四》
点评:为人处世,应该安守本分,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而不是天天去关注别人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还未必做好,又怎么会管好别人的事情呢?
四、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第十四》
点评:如果所有说过的话,都是真实不虚,不会令自己心生惭愧,那做起来就很难了。
五、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第十四》
点评:如果生活富裕,能够做到不骄傲,这比较容易;但如果生活贫困,还能做到没有一点怨恨之心,那就很难了。所以越是在贫困的时候,就越要勉为其难,不怨天尤人。

六、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第九》
点评:好色,是人的一大通病,一个人如果喜好德行,能够像好色一样,那就厉害了。
七、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第八》
点评:作为一个读书人,应该以宣扬仁道为己任,并且这种责任要一直负下去,到死为止。当然,读书人也有穷困不得志的时候,那也要独善其身,尽力宣传仁道;如果有通达的时候,那就要以仁来治国平天下。
八、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第七》
点评:孔子这个人,从远处看起来,非常严厉,但接触起来,又非常温良;虽然看着很有威仪,但却不凶猛;待人恭敬有礼,但又不显得拘束,给人安详舒适的感觉。

九、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第七》
点评:君子淡泊寡欲,不为名牵,不为利役,无愧于心,所以坦荡自得。小人为名利所牵,不是患得,就是患失,所以常常心怀忧惧,惴惴不安。
十、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述而第七》
点评:孔子在帮助别人家办理丧事,或者邻居就有丧事的时候,饭都不会吃饱,是因为他有恻隐之心,同情逝者的家庭。
《资治通鉴》201:要时刻清楚自己手里有什么,以及它的价值
学习内容:张温率领诸郡步骑兵十余万屯驻在美阳。边章、韩遂也进兵美阳。张温作战不利。十一月,董卓与右扶风鲍鸿等并兵攻击边章、韩遂,大破之。边章、韩遂退走榆中。张温派周慎率三万人追击。花言大帅2023-07-29 12:58:55
0000大成子:我心光明王阳明 王阳明心学精华
1、立志立德立功立言就是圣贤(道德、事功、学问)或者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圣人因此,立志要趁早,要牛逼,要干,要干到底,要不要脸,要有非志向不理不顾的勇猛,做到专心致志,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普通人因为普通所以是普通人,可志向还是可以有的,那就是向善。咋理解呢?底线起码做到不作恶,不干扰他人,不伤害他人。四百八十卷永乐大典是永乐正本
永乐年间编辑的《永乐大典》共计11095册,分为22937卷约3.7亿字。这部巨作是我国古代所有文化类型发展的总和,是我国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代表中华文明所有巅峰成就的一个汇总。对于历史的功绩,是现在任何文字都无法表述的。我的艺术馆93662024-02-01 08:10:32
0000《阳货篇》17.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7.2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注释】▲性:本性、天性。▲习:学习,习性。【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因为后天习性不同才有所差别。”【学而思】人的先天本性都差不多,只是后天沾染的习性不同,才使得人性有善有恶。莫远忧的图书馆2023-07-30 14:53:14
0000论语:子张问仁于孔子(17-6)
孔子认为,具有“恭、宽、信、敏、惠”这五种品格的人,只要以身作则,就能得到人们的认可。这种人为政也能取得成绩,也会被认为是具备仁德的君子。经义工坊2023-07-28 16:19:5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