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194

古典文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良言录(361-380)

紫网2023-10-15 11:11:360

收集人:潘长宏

2023年10月1日

朋友们,在我的读书笔记中,记下了好多的古人说的话语,有的都是人生的经典之语,我把这些话语原文与译,与朋友进行分享,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361·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好。”

[译文]孔子说:“大道(幻想社会)实行的时期,天下是大家的,选拔贤能的人当政,人们之间讲求信用,促进和睦。”

362·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

[译文]逆子供养父母,要使他们心境快活,不违反他们的志愿;备礼乐愉悦他们的线人,使他们的寝处安逸,用他们爱吃的食品尽心养活他们。

363·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

[译文]父母逝世当前,将要做善事的时候,要想到会给父母留下好名声,就一定会做出功效来;将要做恶事的时候,要想到这会耻辱父母的名声,就必定不去做。

36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译文]一块玉如果不加雕琢的话,不会成为一件好器物;人如果不学习,不会精通一些道理。

365·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文]虽然有好的熟鱼熟肉,但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厚味;虽然有极高明的道理,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正确。

366·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译文]学习的人缺点有四类,老师必须晓得才行:在学习中,有的失之于贪多,有的失之于过少,有的失之于把学习看得很轻易,有的失之于遇到艰苦就结束不进。这四类缺陷,是因为学习的人不同所致。懂得他们的心理,才能补救他们的差错。先生的作用就是在于发挥他们的优点,补救他们的错误。

36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译文]一个人独自学习而没有友人一起商讨,就会学识短浅,见闻不广。

368·临事而屡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

[译文]面临疑难的事能毫不犹豫,这是大胆的表现;见到利益能恭让,这是重义的表现。

369·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译文]歹意的语言不从口中说出来,别人对你忿恨的话就不会返回到你的身上了。

370·子云:“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往往不先说话,而是先干实事;而小人却先说些大话,不一定干出实事来。”

371·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

[译文]孔子说:“发明善事称别人,呈现过失自己承当。这样,别人对你的怨恨便消散了。”

372·君子朱紫而贱己,祖先而后己,则民作让。

[译文]君子往往尊敬别人而贬抑自己,先考虑别人然后考虑自己,这样,在民众中就会兴起推让的风尚。

373·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人的举措没有不得体的地方,对人的表情没有不适合的地方,对人的言语也没有失仪的地方。”

374·信,辞欲巧。

[译文]情理要真诚确切,言辞要妥当得体。

375·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

[译文]孔子说:“实施仁的人是天下人的榜样,讲究义的人为天下定下规制。”

376·子曰:“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译文]孔子说:“君主因为有民众的推戴而存在,也因为人民的叛离而灭亡。”

377·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

[译文]孔子说:“说话实切实在,行为安分守己,所以活着的时候志向坚韧不拔,死了以后也不会影响他的好名声。”

378·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

[译文]可以说出来,但是做不到的,君子就不说。

379·(子曰:)“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译文]孔子说:“说话必须首先体现诚信,行为一定要持中端正。”

380·(子曰:)“不宝金玉,而忠信认为宝。”

[译文]孔子说:“不以金玉为宝物,而是以忠信为宝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