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334

中华之道统:守一执中

紫网2023-10-15 13:32:190
中华之道统:守一执中

天道即天理,中华之道统为中华自然之法理传承。中华文化自黄帝起,传道统于颛顼,黄帝训颛顼云︰「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为民父母。」,后传于尧帝,天道之心法为︰「允执厥中」四个字;由舜帝传下天道心法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个字。自此以后,中华道统传世为十六字︰「天道心法十六真诠」。

中华之道统,皆有渊源,自轩辕皇帝,道统一直传于尧帝,尧传于舜帝,舜传于禹帝,禹传于汤王,汤传于文王,文王传于周公,周公传于老子,老子传于孔子,孔子传于曾子,曾子传于子思,子思传于孟子,孟子继而一脉相传,迄今不绝。

道心惟微,人心惟危

何谓“道心”?

道心者即正大之心,天地之心;道心先天之心法,是良知、良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即是良知;「在止于至善」,至善即是道心之极点。

何谓“人心”?

人心者即贪婪自私之心;人心为后天之心,所以人心危险。道心本无欲,有欲者,不是道心,乃人心也,人心多贪,故曰:「道心惟微,人心惟危。」

道心与人心是一体两面,一念之善,即是「道心」;一念之恶,即是「人心」。道心与人心之分别在于「欲」,无欲就是道心,有欲便是人心。

中华之道统:守一执中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何谓“一”

中华文化,道为根本,道即为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世间万象,万象在于一本,一本能应万象。道其体至虚,故万殊在于一本,其用至神,故一本能应万殊。至虚则一无所有,而无所不有;至神则淡然无为,而无所不为。

何谓“中”

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为天道,天道为中;中:开天地,僻阴阳,定四象,合八方之位;实则自然之道,天地之理。执中即为天人合一之道。

中国、中华文化之所以传承至今,秉持天道,守一执中,故生生不息。

道统之启示

秉持守一执中和知行合一:知是“观天之道”,行是“执天之行”,知行则寻求“良知良能”;良知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良知在于识别善恶,“守一心明”;良能属用,天地之能动,良能在于为善去恶,“执中格物”。

中华之道统:守一执中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