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504

轻轻松松读《老子》(34)

秋雨堂秋雨堂2023-07-30 10:05:240

《老子》第三十四章

原文:

大道氾(fàn同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译文:

无形无色的道遍布整个宇宙,弥漫于上下左右四方。天下万物皆依道而生,道从不推辞,孕育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滋养着万物生长却不主宰控制,我们无法感知到道的存在,感觉道好像很渺小。天下万物皆依道而生亦归附于道,但是道不自以为万物之主,我们可以感知到它的伟大。因为它从来不自大,所以能成就其伟大。

秋雨堂浅见:

本章老子论述“道之德”,即道的功能和本性。道以其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是本章的核心观点。

本章从三个层次论述道的伟大及其之所以伟大的原因。

一、道体广大,无处不在,永存于宇宙之中,且独立运行。

二、“道”化育万物,“功成而不自有”,万物归附于它,而它却不做万物的主宰,无私无欲,崇高而伟大。

三、“道”之所以伟大,是因为“道”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才能成就其伟大。这是老子充满辩证法思想的名言。

“道”既是宇宙的本性,又是自然界的普遍性规律。人要遵守宇宙法则和自然规律,要向“道”、遵“道”、学“道”,因为“道”是伟大的、崇高的、又是谦卑的。

学道习道的圣人,效法于道之德,“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不居”。遵道而行,依道而为,这也是他们成为圣人的原因。

“道”的伟大,也体现在它具有“不为主”的精神。它与上帝的作风迥然不同,陈鼓应先生在他的《老子注译及评介》一书中说:“耶和华创造万物之后,长(zhǎng)而宰之,视若囊中之物”。而“道”养育了万物,却不去主宰万物,亦无求于万物。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上,回答主持人有没有“造物主”这一提问时说:“如果你问我有没有上帝呢,那么如果你所谓的上帝是一个人形状的,那我说没有。你问我有没有一个造物者,那么我说是有的。因为整个这个世界的结构不是偶然的。” “偶然的它不可能搞出来这么妙的东西。”

那么,杨振宁先生所说的“造物者”是什么呢?不是上帝也不是神,我认为就是老子所说的“道”。

“大道氾兮。万物恃之以生”。“道”就是老子口中的造物主。

文/靳义堂

2022.11.23.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