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善良的人,往往一事无成?
最近看到《孟子》中的一句话:“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突然明白了很多。
按照我们现在世俗的眼光,一个人的成功,就是有房、有车、有财富、有权势,并且还有能够持续给自己带来财富的事业。如果没房、没车、没钱、没地位,一个穷光蛋,那肯定就是一个失败的人,一个一事无成的人。
但我们发现,越是善良的人,往往就越没钱,越不容易发财。这是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善良的人,太容易为别人着想,而不会为自己着想;他们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占别人一点便宜;他们自己吃点苦头没关系,但却不忍心看别人受苦。善良的人,有了好事,总是希望与别人一起分享;有了坏事,总是愿意默默地独自承担。
即使能赚很多钱,即使是很好的上升机会,即使有可能一夜暴富,但如果是违背良心的事,是伤害别人的事,是有害社会大众的事,他都会断然拒绝,不会有一点留恋。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喜欢钱,君子也喜欢钱,钱当然是好东西,能带给我们很多好处,但获得钱的手段如果不正当,君子宁可不要,安于贫困,这就是安贫乐道。

如果按现在世俗的标准,孔子和颜回都是很失败的人,因为他们很穷,一生不得志。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去应聘,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但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为什么?要不就是人家不想用他,要不就是有人用他,但那人却是小人,他不能干。
孔子有弟子三千,手下文才武略的人多了去了,他要只想发财,那就太容易了。把自己炒作一下,每个学生多收点学费,多招点学生,钱不就来了;或者带着弟子们武力占领一个小国,那也是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放下原则,很容易弄个官当当,还会为钱发愁吗?
还有他的得意弟子颜回,那么穷,孔子还夸赞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最后颜回死后,家里连买棺椁的钱都没有,还要老师和同学们资助。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从来没有说过自己不喜欢钱,但一定要取之有道。孔子没有发财,但他却留下了万世之师的美名,影响了中国两千年,这才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人生。
所以说,《孟子》中的这句话太现实了。这句话谁说的?阳虎说的,阳虎在孔子眼里就是一个小人。发财致富的人,往往都没有仁义之心;而有仁义之心的人,往往也发不了财,这句话放在现在,尤其合适。
当然,凡事没有绝对的,有些发财致富的人,也是有善心的;有些善心的人,也是可以发财的。
俗语常道“女看脚男看手,就知家中有没有”,有何道理?快看看自己有没有!
艺述史官方原创为人处世,要学会识人为人处世,要学会识人,古人就说过:阅人无数,不如识人有术。民间就流传下来很多关于识人的俗语,古人常以看女人的脚,男人的手就能判断他的家境如何。真的通过女人的脚和男人的手就能看出家境情况吗?这其中又蕴含着哪些智慧呢?让我们一起穿越回到古代去寻找其中的奥秘。1新用户6516h3hB2023-07-28 18:02:11
0000“冬至三不空,龙年不受穷”,3不空指啥?我也是刚知道
作者:儒风君老一辈的人常说:冬至三不空,来年不受穷。三不空,那到底是指哪三样,又分别有什么讲究?看懂了赶紧转发给身边的家人朋友,我也是刚知道。1家不空二月河说:“冬至和除夕一样,讲究合家团圆。”人生短短几十年,钱没了还可以再赚。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只需一刻便胜似千金。汪曾祺在《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中,回忆起儿时在家的场景。儒风大家2024-02-29 14:10:10
0000五行不息,万物不灭,道生万物,不增不减,到底什么是“道”?
四季的交替也就是五行的交替,五行的交替都是在土中进行的,春夏之交在辰土,夏秋之交在未土,秋冬之交在戌土,冬春之交在丑土。辰中水尽木藏火气显,未中木尽火藏金气显,戌中火尽金藏冬水显,丑中金尽水藏木气显。一甲山人2024-01-31 17:10:1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