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不息,万物不灭,道生万物,不增不减,到底什么是“道”?
四季的交替也就是五行的交替,五行的交替都是在土中进行的,春夏之交在辰土,夏秋之交在未土,秋冬之交在戌土,冬春之交在丑土。辰中水尽木藏火气显,未中木尽火藏金气显,戌中火尽金藏冬水显,丑中金尽水藏木气显。

土中可以生出木火金水为四象,木腐金锈,水干火灭之后又是土,为四象归一到太极,所以土生万物,又是万物之库。万物皆有五行所组成,五行生于土又入于土,于是入土才能为安。入土才能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生生不息。
所以万物的生灭,只是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其本质并未改变。比如水遇火而变成了蒸汽,热蒸汽上升之后又变成了雨水落下来。当温度低于零度之后,水在寒气的作用下,又凝结成冰。从水到蒸汽,再到冰块,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其基本元素并未改变。

同样木材燃烧而成火,火灭而木消,化为了灰烬,但基本元素依然不变,只是一部分化成了热量散与空间,一部分化为灰烬留在地上,但无论怎么转化,其总量和本质并未改变,只是化成了另一种形态,存在于天地之中。
这些转化了的基本元素,又会在某一种力量的作用下,重新组合,变成新的形态。比如一棵小树苗长在土中,有了水的浇灌,有了阳光的照射,就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小树消耗了“水火土”,将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变成了大树。

然而是什么力量将这些元素组合成一棵大树呢?并不是浇水之后,树才长大,那只是表面现象,这种力量就为“阴符”,也就是暗中组合万物的力量,是一种神秘的暗合之力,老子将这种力量称之为“道”。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从无到有,就是道生一的过程,也是最不容易的一步。有了一之后,一而不生,故分阴阳,再分为四象,从而组成了形形色色的天地万物。所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道生万物,是将基本元素暗合成万物的力量。
当然人也是由各种元素组合而成,也就是由五行暗合而成,所以人与万物的本质是一样的,正如庄子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同归一。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地人本为一体,都是五行所组成,只是形态不同而已。

比如人和一棵树,不断细分之后,直到原子,质子,电子等,最初的基本的元素都是一样的。将这些基本元素暗合成一个人,或者一棵树的力量,就是“道”。所以万物在大尺度的范围内不增不减,不生不灭。
人在天地间,虽然创造了各种物件,但这只是一种发现。比如爱迪生发明了灯泡,其实只是爱迪生通过多次试验,发现了钨这种东西可以做灯丝,但钨这种元素原本就是存在的,并不是爱迪生发明了钨,只是一种发现。
人和动物都是由五行所组成,当人离开进入土中,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最终消失于无形。也就是组成人的基本元素散于土中或者空间中,其本质和多少并未改变,只是转化成了另一种形态,之后又会被重新组合成各种形态。

所以站在微观的视角,万物都是生生不灭的,站在宏观的大尺度范围,万物依然是生生不灭的,只是形态在不断变化。当一个物件分解成最初的元素之后,又会被“道”的力量再次组合,变成了另一种物件,为不生不灭。
比如人转化成了水和养分,又被一粒种子吸收,最终变成了一棵大树。但是只有水土和养分,放在一起依然是一堆土,并不会变成木头,让这些元素暗合成木头,变成万物的力量就是道,也就是一种力量,被称为道。

当然木头长在土上,人们可以看得见小树破土而出,不断生长的过程。但是人的出现,是从母亲的体内出来的,也就是从一个黑暗而悠远的洞里面出来的,被称为玄牝之门。老子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玄字最初的字形就像一个小写的8,也就是孩子出来之后,与母亲相连的脐带,一边连着孩子,一边在母亲的肚子里,看不见,为黑暗而深远的意思。牝的字形左边为牛,右边为牛尾巴,下面的一撇就是手,也就是掀开牛尾巴,所看到的地方,指的是母牛。
所以玄牝之门,其实就是孩子出来的地方,黑暗而悠远,这个地方就是将基本元素组成人的地方。人吃了五谷等食物,又会不断长大,就如同一棵小树变成了大树一样。大树干枯腐烂变成土,分解成基本元素。人走入土,最终也分解成了基本元素,散于天地之间。
这些元素又会被暗合的力量重新组合,转变成其它形态,生生不灭,循环往复。所以万法皆同源,虽然表象不同,但殊途同归。生是即将分解的开始,死是重新组合的开始,也就是死为生的开始,生为死的开始。

大树分解成基本元素,重新组合可能是人,也可能是动物。同样人化为基本元素之后,重新组合也可能是大树,或者是动物等。所以五行不息,万物不灭,也就是基本元素不消失,万物不增不减,不生不灭。
洪涛:文学地理学、归因谬误与南北方文学(读张隆溪教授的英文版中国文学史・三)
近人柳存仁(1917—2009年)在《上古秦汉文学史》中谈及文学史的书写,他说:“对于产生某一时期文学之时代精神、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亦应有确切之认识,再依据事实认识而考察其所发生之影响。”(商务版,1948年,页5)柳存仁《上古秦汉文学史》古代小说网2024-02-18 12:06:40
0000慈禧真的死于拉肚子?李莲英姐姐晚年透露:或许并非病死
艺述史官方原创或许慈禧并非病死!区区拉肚子,怎么会要了慈禧太后的命?宫里那么多御医都是摆设吗?李莲英姐姐守了大半生的秘密,直到晚年才透露:或许慈禧并非病死!清光绪43年,皇宫中发生了一件,令举国上下震惊的事情,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接连驾崩。说是“一件事”的原因无他,只是因为两人去世的时间,只隔了一天不到。而料理慈禧太后的后事,自然少不了大太监李莲英。1紫网2023-10-13 15:33:110000第一章,道家,真言道法。
道,人奉行人道。那么现如今入的法脉,有两个。一个是文始真人,尹喜,尹子的,文始道,也叫老关道,老君道,等等。主内在,道,法,的修习。奉老庄思想,道家思想,自身,思想,认知,为主。传承,有文始真经·录。还有一个是江南道,属于江南地区,主,术,法,修习。有道家五术,几十种术法,供人修习,有基础,体系支撑。那么明理,和置器物,就需要,自己去认知,积累了。都是慢慢积累而来的。靠自己。道家文化传承馆2023-08-08 15:52:36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