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五律《送崔员外入奏因访故园》读记
岑参五律《送崔员外入奏因访故园》读记
(小河西)
送崔员外入奏因访故园
欲谒明光殿,先趋建礼门。仙郎去得意,亚相正承恩。
竹里巴山道,花间汉水源。凭将两行泪,为访邵平园。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春,时岑参任职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幕,时成都尹为崔旰。入奏:入朝上奏。【《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杜甫):“此行入奏计未小,密奉贤旨恩宜殊。”】崔员外:名不详。
明光殿:汉明光殿;泛指宫殿。《三辅黄图-汉宫》:“未央宫渐台西有桂宫,中有明光殿。”《送裴侍御赴岁入京》(岑参):“羡他骢马郎,元日谒明光。”
建礼门:汉宫门名,为尚书郎值勤之处;借指尚书郎。《酬谢宣城朓》(梁-沈约):“晨趋朝建礼,晚沐卧郊园。”李善注引《汉书典职》:“尚书郎昼夜更直于建礼门内。”《哀江南赋》(北周-庾信):“始含香于建礼,仍矫翼于崇贤。”
仙郎:唐人对尚书省郎中﹑员外郎的美称。《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唐-李白):“仙郎久为别,客舍问何如。”《重酬苑郎中》(唐-王维):“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
亚相:御史大夫的别称。《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宋-洪迈):“唐人好以它名标牓官称。…御史大夫为亚台、为亚相、为司宪。”《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岑参):“亚相自登坛,时危安此方。”
巴山:巴岭。《元和郡县图志》卷22兴元府南郑县:“巴岭,在县南一百九里。东傍临汉江,与三峡相接。山南即古巴国。”亦称巴地之山。《滕王亭子》(杜甫):“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
汉水源:汉水源头在梁州三泉嶓冢山。《尚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送王大校书》(唐-孟浩然):“导漾自嶓冢,东流为汉川。”
邵平园:秦遗老邵平在长安青门外的瓜园。《水经注》卷17:“(长安城东)第三门本名霸城门。…亦曰青门。门外旧出好瓜。昔广陵人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种瓜此门。瓜美。故世谓之东陵瓜。是以阮籍《咏怀诗》曰:'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拒阡陌,子母相钩带。’指谓此门也。”《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唐-沈佺期):“朝市俱东逝,坟陵共北原。荒涼萧相阙,芜没邵平园。”
诗意串述:这首诗前二联写崔员外入奏。欲到宫中上奏,先要奔赴尚书省。杜大夫正是蒙受恩泽时,崔员外赴京很得意。(崔员外代杜鸿渐赴京入奏。岑参很羡慕。)三联写赴京路途。经过翠竹茂盛的巴山道,经过百花盛开的汉水源。(一路美好风光。羡慕。)末联点“因访故园”。您这次入奏,要谒见皇上,要探访尚书省。俺还托您,带着俺的两行眼泪,帮俺看看俺的“邵平园”。
白居易《臼口阻风十日》:行路难,行路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你我在人生艰难时刻所具有的期望,正是这份艰难,方显得这份期待的珍贵。然而,当你我身处其中的时候,难免会感慨人生的艰难。唐代诗人白居易有感于人生艰难,便写下了《臼口阻风十日》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洪涛白浪塞江津,处处邅回事事迍。世上方为失途客,江头又作阻风人。鱼虾遇雨腥盈鼻,蚊蚋和烟痒满身。老大光阴能几日,等闲臼口坐经旬。紫网2023-10-14 16:55:220000古诗词日历 | 郑刚中《送季平道中四绝·霜风落叶小寒天》
译文、赏析/严勇、音频/张佳译文风卷落叶,又到了一年的小寒节气。远去的朋友,依依不舍,不忍心挥鞭骑马离开。“我”平生最害怕离别之苦,可不可以相送的时候不要那么悲伤。注释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去客:离开的人。悽然:凄凉悲伤。赏析新用户3167a8id2024-02-16 12:05:28
0004杜甫七律《又呈吴郎》读记
杜甫七律《又呈吴郎》读记(小河西)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