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相信因果,这3件事,一定要守口如瓶!
如是因,如是果,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修行人一定要谨防口业。在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下面这3件事,千万要守口如瓶,不能泄露,否则福报就会从你的嘴上流走了。

一、自己的善行
有些人可能要说了,自己做了好事,为什么不能说出去呢?当然你可以说出去,但如果你说出去了,大家人人称赞你一句,或者得到一点物质的奖励,你的这个善报就报掉了。并且如果是为了得到别人赞扬和许可而行善,那这个善行的功德也就大打折扣了。古人讲:“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你如果是有心去为善,就是为了得到赞扬和奖赏,那所得的福报,就非常有限了,这就是很多人做了善事,却觉得没有得到善报的原因。
所以古人经常讲“积阴德”,做了好事不能说,并且做过就不要惦记着,把做善事当成应当应分的事来做,这样才能暗中积下福德,并且会越积越多,福荫子孙。

二、他人的过失
俗话说:“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作为一个修行人,每天需要做的就是像曾子一样“吾日三省吾身”,要每天反省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每天修正自己的心念言行。自己的习气毛病还没有改完,哪里有时间去议论别人的过失呢?
口是祸福之门,说别人的过失,其实是给自己造恶业,哪怕说的情况属实,也会折损自己的福报。
六祖惠能大师说:“若真修行人,不见世间过”,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修正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如果天天把关注点放在别人身上,去看别人的过失,那就不是真正的修行人了。

三、未来的计划
《论语》上有句话:“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古人之所以言语迟缓,说话缓慢,就是因为担心自己说出了话,事情却没有做到,这对君子来说,是一种人格上的耻辱。如果我们有了计划,但还没有实施,就开始大肆张扬,到处向人宣传,那万一到时候做不到,实现不了计划呢?这不是打自己脸吗?
并且《韩非子》上有句话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很多事情,虽然有了计划,但还是要秘密实施,不能到处声张,否则本来可能做成的事情,最后也做不成了。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所以说话之前一定要三思,不可信口开河,要多说善言善语,不可说恶言恶语,能不说的时候,尽量不说。
俗语,“家中5不放,放后财不旺”,5不放是指什么?老祖宗的智慧
我国的民俗,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描绘着悠久而独特的文化图景。这是一部承载着历史沉淀和人民智慧的华章,细腻地勾勒出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情。在这广袤的土地上,民俗融汇了中华文明的精华,显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在春耕时节,我国农民挥洒汗水,举行丰收祭祀,祈求来年丰收。而在元宵佳节,彩灯高悬、舞龙翻飞,寓意着辞旧迎新、喜庆祥和。简食记2023-07-29 09:16:35
0000灵魂分三层:一层心、二层性、三层情,三层之外才是魄和思想
灵魂分三层:一层心、二层性、三层情,三层之外才是魄和思想。灵魂分三层就是魂分三层、心分三层。一层心,是指心灵;二层性,是指心性;三层情,是指心情。心即是魂。一层心,就是天魂;二层性,就是地魂;三层情,就是人魂。天有灵,地有性,人有情。这就是天地人三魂,它们都属于心。紫网2023-10-14 08:12:070000收集的民间俗语【161-170】
收藏者:文学之都客2023年12月20日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文学之都客2024-02-28 15:05:40
0000中医战“痘”,桂枝汤治水痘的病案记录
秦山楚水古方中医▲点击“秦楚古方”关注公众号大柴胡汤是怎样治疗心脏病的/中南山这是秦楚古方第250篇原创文章中考临近,女儿却突然暴发水痘,着实有些惊慌,但好在经过前后五天的服药,从快速的出痘,到最后的结痂脱痂,都还很顺利,这里记述如下:秦楚古方2023-07-28 14:32:20
0000大丈夫处世,论是非,不论祸福,这就是“义”!
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经常会说“这个人很讲义气”,比如三国里的关羽,就是讲义气的代表,我们都喜欢和这种人结交,和这种人做朋友。一声佛号一声心2023-07-30 15:47:2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