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877

陈与义赴京途中写下的一首小诗,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紫网2023-10-16 14:26:590

宋徽宗政和七年晚春,陈与义因开德府教授任满后,从汴河乘船经襄邑去东京,等待选官。

那时高宗标榜“中兴”,起用主战派李纲为宰相,是令人鼓舞的。作者渴望为朝廷所用,为国效力。

陈与义当时二十七岁,正值奋发有为的年华,对前途充满自信。

即便是暮春景色,在他看来也十分明丽优美,毫不伤感。

在明媚春光的感染下,陈与义于行船途中即兴写出了下面这首小诗。

《襄邑道中》

陈与义〔宋代〕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这首诗的大意是:

航船趁着顺风,在汴河中飞驶;两岸飞落的鲜花,将船儿映照得通红。半日之内,就通过了百里长堤;堤上,榆树成行,郁郁葱葱。

我卧在船舱内仰望着天空,满天的云彩像是停滞不动;其实它与我的船儿一样,都在匆匆地飘浮向东。

襄邑,即汴都县,后改为拱州,在今河南开封东南。这首即景抒怀诗即作于襄邑道中,表现了诗人心与物游的闲适恬淡心情。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陈与义早期诗歌的艺术风格,“势如川流,滔滔汩汩,靡然东注。”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诗人下笔先写飞花,实为精彩,两岸花“飞”,既是行船中人眼所见,又衬托出行船的速度。同时又描绘出暮春时节落花缤纷、目不暇接的世界,使整个画面顿显生动活泼。

“照船红”三字,别有意味。花本无能照人照物,必是花光花红映水,泛起一片红光照在船上。

花光相映,顺流而下,船上诗人行到这里美不胜收,其兴味之盎然可想而知。更何况又加上两岸榆柳,绿叶成荫,船不撑而自动,半日就已行进百里。真是顺风顺水,好不快意。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二句写诗人仰卧舟中,注目蓝天所产生的错觉,把内心激动、外表安详的神态更加鲜明地描摹出来,并把读者的目光引向更加高远的天空、更加广阔的世界。

天上的云和小船上的帆,本来是一道乘风前进的。船舱的诗人,行时看到白云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但仔细一想:船行百里,白云一直在头顶上,足见它并没有静止不动,而是和自己所乘的帆船一样,正在向前行驶。

“云与我俱东”,采用拟人手法,把本来无心无根、飘来荡去的云,写得有情有意,好似为了什么事要到东边去一趟,读来情趣盎然。同时表现了诗人的抱负和信心。

这首小诗通过动与静的错觉描写,将岸上与天空的景物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时,不仅形象而恰切地表现了作者时而平静、时而激越的思想感情,而且给人以清新悦目之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