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修心智慧名句,建议收藏!
一、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后的结果,才能评定。
世间一切万事万物,永远都在不停地变化之中,古人讲“盖棺定论”,人一生的是非得失,只有到最后才能下出定论,任何中间的结论,都是靠不住的。
二、我们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所谓知足者富,一个人只要懂得知足,那他永远都是富裕的,永远都不会缺乏。如果一个人贪得无厌,那无论拥有多少财富,都还是不能让他满足,还是不够用,那他就永远都是一个穷人。

编辑
三、凡事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那就是慈悲了。
孔夫子早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我们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时,就更容易理解和包容他人了,慈悲之心也就自然生发出来了。
四、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我们的缺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但我们往往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却容易发现别人身上的缺点。当别人批评我们的时候,正是发现和改正自己缺点的好时候,一定不能错过。
五、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为人处世,一定要明辨是非,懂得取舍,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不能做,有些东西可以要,有些东西不能要。如果做了不应该做的,要了不该要的,烦恼和痛苦自然就会找上门来了。

编辑
六、不宽恕别人,其实是苦了自己。
别人对我们有恩,要牢记不忘,永远想着报答;别人有对不起我们的地方,不要总记在心上,要学会宽恕别人。如果总是怀恨在心,念念不忘,其实最倒霉的,还是自己,让自己永远生活在痛苦之中。
七、应该感谢那些给你逆境的人,因为他能成就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就,只有在逆境中修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八、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就不要要求别人,要想改变别人,首先自己要做到。

编辑
九、你可以拥有爱,但不可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人都有生老病死,无论感情再好,也不过短短几十年,早晚都要分开。所以,我们可以拥有爱,但一定不可执着,珍惜眼前,把握当下就好。
十、多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着急表达自己的看法。
兼听则明,多去听听别人的看法和见解,或许能够发现新的东西,弥补自己的不足。自己的看法,未必就是准确的,何必着急去表达呢?
东西方思想界的各自问题
无论东西方,思想界实际上都走入了误区。西方思想界,分不清什么是哲学,什么是自然科学。东方思想界,分不清什么是哲学,什么是社会科学。哲学不是科学,哲学研究的是全体,全部,无限。哲学不会分成物质意识或者阴阳三才五行,只要分类,就是科学了。0000吴姓需知:至德三让和延陵世第的由来
天地人和w2024-03-11 16:10:25
0002三国时中原大乱,为啥外族不趁机入侵?哪位大神在镇守边疆?
艺述史官方原创中华上下五千年其实就是一部血与剑的战争史,在这个过程中,北方游牧文明一直是中原农耕文化的巨大威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他们就已经存在。到了汉代,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后,最厉害的就是匈奴,就连汉高祖刘邦曾经被匈奴围困。那么到了汉末三国时期,中原地区打成了一锅粥,为什么北方民族不趁机入侵,白白浪费称霸中原的机会呢?紫网2023-10-16 08:12:210000老辈人常说“有福之人,必有三寡”,什么是三寡?快看看你占了几样?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或者参与讨论,谁谁谁真的很有福气,谁谁谁命真的好等等话题。自古以来,好像总是有部分很幸运,生活各个方面都很顺利,吉祥如意等好事都齐备。那什么是有福之人呢?按老一辈的人说法是:“有福之人,必有三寡”。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三寡又是指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下吧,看看自己是不是有福之人!1寡言寡这个字,最初是指猫科动物中的老虎,后来释义发生了改变。皇家书库3192024-03-08 09:09:22
0000秋冬第一国民水果,如何从黄土高原甜到大江南北?
明天要考试?吃个智慧🍎!妈,我饿了!饭快好了,先吃个🍎垫垫!妈,我有点感冒!吃个🍎润润嗓子!寓意智慧、健康、平安,放十天半个月照吃不误,可冻可烤可炒可煲汤……苹果,正是妈妈们眼中近乎完美的水果。也难怪,它仅用了150余年的时间,就走完了桃李柿梨等温带水果“同行”数千年的传播史,跨越大江南北,成为国民最熟悉的水果之一。谁还没在小时候被逼着吃过苹果?摄影/吴学文地道风物2024-02-23 13:07:2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