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5句话,句句箴言,感慨良深,受益匪浅!
一、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第二》
点评:祭奠自己的祖先,那是为了报答祖先的恩德,祭奠别人的祖先,那是什么?那是谄媚。人家祖先,有自己的子孙祭祀,用得着你去祭祀?人家的祖先会福荫自己的子孙,怎么会福荫一个外人?
大丈夫做事,只问是非,不问祸福。遇到义所当为的事情,而没有去做,那就是缺乏勇气的表现。
一个是不该做的做了,一个是该做的没有做,都是不对的。

二、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第三》
点评:仁,是人自性中本具的道德,是礼乐的根本。礼讲的是待人恭敬谦让,乐讲的八音和谐,互不相争。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心,自然没有谦让敬人、与人无争的美德,即使行礼奏乐,表面功夫做得很好,那也只是虚伪的形式而已,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三、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第三》
点评:君子与世无求,与人无争,但有的时候,别人非要和你争怎么办?那就比试一下呗。但应该像古人比赛射箭时的礼仪一样,无论是赢的一方,还是输的一方,在射完以后,大家都要互相作揖饮酒,一般是输的一方先喝,胜的一方陪着喝。只有在射箭的时候,才显示技能,这是争,但射完以后,还是要互相尊重,这才是君子作风。

四、孔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八佾第三》
点评:太庙,就是周公庙,周公是鲁国最早封的国君,是鲁太祖,所以他的庙叫“太庙”。太庙里经常有礼乐演出,孔子进庙观看的时候,总是问这问那。
有人看到后,就说了:“谁说那个孔子特别知礼呀?你看,他进入太庙以后,每件事都要问,如果知礼,还用问吗?”
孔子听了之后,不急不慌的说:“这就是礼呀!”
既然去太庙观赏礼乐,就是有学习的意思,所以什么事都可以问,问就是礼。孔子虽然知礼,但也怕自己知道的不全面或者不准确呀,所以每件事都问,这才是治学严谨的态度。

五、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第四》
点评:富贵是人人都向往的,孔子也不例外。但时代有否有泰,有政治清明的时候,也有政治昏暗的时候,在否的时代,君子虽然履行道义,反而却得贫贱,如果想得到富贵,那就要违背道义。所以,君子宁可坚守道义,也不愿去除贫贱。
终于有人把三字经全都整理出来了,看完涨知识了,受益匪浅!
本草春天2024-02-20 16:09:49
0000心理漫谈《道德经》第十九章:大道至简,道即朴素,坚韧不拔,智慧底线
紫网2023-10-14 11:46:350000国学中归纳人生第三养-----少年养志
作者:潘长宏2023年8月4日在我国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文明中,积累了很多的宝贵经验和财富,有一部分在我们当今人看来一点也不过时,在我国的国学中,把人的一生分成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却有着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并朝着这个方面迈进。归纳出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中年养德,老年养心。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第三养-----少年养志。溱湖之恋2023-08-08 17:35:43
0000古典文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良言录(261-280)
收集人:潘长宏2023年9月12日朋友们,在我的读书笔记中,记下了好多的古人说的话语,有的都是人生的经典之语,我把这些话语原文与译,与朋友进行分享,希望大家喜欢,谢谢。26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译文]孔子说:“君子玉成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君子则与此相反。”262.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溱湖之恋2024-02-05 16:18:2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