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漫谈《庄子齐物论》:11个成语故事,归纳为心生万法、发展变化、对立统一,应用技术是表达自由

庄子《齐物论》贡献了许多个成语,这些成语经过两千多年语境变化,许多意思和原来含义大相径庭,试着看看。1、槁木死灰(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现在指心灰意冷,死气沉沉,哀莫大于心死,原文指专注内心,出神入化,达到忘我状态,即感觉不到自己身体存在,也没有了自我意识,物我两忘(忘记物理身体和心理自我)。古今含义,大相径庭。2、天籁之音,现指美妙音乐,原文指美好音乐来自自我,“吹万不同,使其自己”。3、咸其自取,古今含义类似,无论好坏对错都是自找的,现在更多含有自己担责意思。4、朝三暮四,现指反复无常,原文指事物整体不变而心理感受大变,即境由心生,外部世界由我们心理认知决定。5、存而不论,古今含义类似,有只看不说意思,面对纷繁,静观其变,引申沉默是金,当然做到不容易。原文列举了三种做人观,存而不论,论而不议,议而不辩,分类应对不同现实情景。6、大辩不言,古今含义类似,善于辩论的人不会随便说话,也就是稳重,缄默,冷静,不强词夺理,不滔滔不绝,不自以为是。大辩不言的真实心理考虑,是懂得观点无对错,都是最符合各人自我利益的结果,由此不试图改变别人,静观其变,与“存而不论”很相似。7、鸱鸦嗜鼠,这个比较少见少说,字面意思是猫头鹰和乌鸦喜欢吃老鼠,原文中列举四种美食喜好,即人吃家禽肉、麋鹿吃鲜草、蜈蚣吃小蛇、鸱鸦吃老鼠,对比可见所谓美食没有标准答案。古今含义类似,即喜好各不相同,不要唯我独尊,自以为是,引申为是非平等。8、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古今含义类似,用自嘲自谦语气说个人看法,随便说说,随便听听,别当真,但真实意思可不是随便,而是郑重表达,不过带有轻松幽默意味。9、见卵求鸡,见弹求鸮(音肖),看见鸡蛋就认为能长大成鸡,看见弹弓就认为打下斑鸠烤肉吃,比喻急于求成,俗话说“有急躁情绪”。古今含义类似,引申固执己见,意淫美好,没有风险应对意识,也就只想好事,反省做事要考虑最差情形。10、大梦初醒,古今含义类似,猛然醒悟明白事理意思,庄子原文有人生如梦意味,只有彻底觉悟者才能意识或者接受人生就是一场梦,从梦中醒来绝非易事。11、庄周梦蝶,现指人生变幻无常,原文指分不清是庄周梦见蝴蝶还是蝴蝶梦见庄周,引申世上没有庄周和蝴蝶区别,都是万物具体形态罢了,本质上心生万法,万物平等。哲学术语浓缩了认知高度,可以把上述成语归类到现在哲学术语之下,学习庄子原文含义智慧。唯心主义(心生万法,境由心生,物随心转):槁木死灰,天籁之音,咸其自取,朝三暮四。发展变化: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见卵求鸡,见弹求鸮,大梦初醒。对立统一(辩证法,万物平等,是非平等,表达自由):存而不论,大辩不言,鸱鸦嗜鼠,庄周梦蝶。庄子《齐物论》思想智慧归纳,就是万事万物处于发展变化中,表现为对立冲突上,但是本质是浑然一体统一的,启发我们要努力践行体验的是“万物平等、是非平等”,具体心理技术则是“表达自由”,简要表达自我看法,不求认同,同时欢迎别人表达看法,求同存异,用语言表达诉求是心理健康表现。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是指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存在的规律性之间的一种统一关系。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具有自主选择和行动的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意志和行动改变自身和周围环境。而客观规律性是指客观世界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人类的行为受到这些规律的制约和影响。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0000《季氏篇》16.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
16.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注释】▲思:思考、分析、考虑。▲视思明,听思聪:明和聪指的是分析对错,明辨是非,不能人云亦云,道听途说。《颜渊篇》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莫远忧的图书馆2023-07-30 17:37:23
0000《论语》7句名言,常读常新,受益无穷!
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点评: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一个人知道了天命,才会顺其自然,安分守己,成为一个君子。如果不知道天命,见到祸害就会躲避,见到利益就会靠前,就会抱着侥幸的心理铤而走险,无所不为,慢慢地就沦落为小人了。二、不教而杀谓之虐。一声佛号一声心2023-07-30 17:06:45
0000论《系辞》的传者及帛书《缪和》里的“子”均为浮邱伯
《缪和》是1973年马王堆汉墓帛书六篇《易传》之一,约五千字,内容非常丰富。《缪和》中记载了缪和、吕昌、吴孟、张射、李平等人向一位被称为“子”的先生问《易》的记录。有人根据文中出现了“孔子”,认为这位“先生”就是孔子。然而不是的。缪和,就是穆生。古文“缪”与“穆”通用,所以缪和就是穆生,从名字上来说完全没毛病。《楚元王传》里面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