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基础上形成的。当时的中国社会面临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严重压迫和剥削,广大民众处于贫困和苦难之中,需要通过革命来推翻旧的统治阶级,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
2.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发挥了核心领导力量的作用,通过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组织动员,推动了革命的胜利。
4.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人民群众的革命。广大工农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他们在革命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强调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广泛参与革命斗争。
5.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在中国革命中,农村是革命的主要力量集中的地区,通过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动农民群众,最终实现了对城市的胜利包围和夺取政权。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是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以及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这些基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轻轻松松读《老子》(十八)
《老子》第十八章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译文:当社会公德和道义被一些人废弃时,社会才大力提倡仁义;当智慧谋略之士大量出现的时候,也会随着出现虚伪奸诈之徒;只有六亲不和睦时,才倡导父慈子孝;只有国家混乱不堪时,才会出现忠臣。秋雨堂浅见:本章阐述了老子在仁义道德领域的辩证法思想。秋雨堂2023-07-30 08:41:59
0000美中不足,亦是人生——【闲敲棋子慢品茶】(11)
真正的彻底接纳,是唤醒你本质上的觉醒与成熟。“美中不足”一词,来自明朝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破镜重圆,离而复合,固是好事;但王夫人所遭不幸,失身为妾,又不曾根究奸人,报仇雪恨,尚为美中不足”。新用户97560OBk2024-02-15 11:09:45
0000九真要·化要精微·微精一注
微精一道生一,(一者,天地混沌未分也。)一生神,(神者,天也。)神生气,(有天则有天气。)气生常,(常者,日月也,阴阳之谓也。气分阴阳也。)常生用。(阴阳为用。)用生二,(阴阳为用而有男女。)二生微,(男生精子,女生卵子也。)微生化,(卵子受精合化。)化生物,(化生胞胎也。)物生精,(胞胎生精血)精生命。(有精血然后有生命。)《资治通鉴》363:觉得能干事的人低俗,觉得不着边际的人高雅,这个臭毛病不改,组织没有前途
花言大帅2023-07-28 12:37:01
0000陈刚丨奇观念与晚明文学
注:本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0月9日第2746期第A05版,此为作者Word版,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陈刚老师授权发布!奇观念与晚明文学陈刚书目文献2024-02-12 15:06:08
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