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话:“钱有三不借,礼有三不随,路有三不走”,有道理吗?
农村民间的俗语,字字珠玑,是老祖宗们智慧的结晶,对我们在生活生产中,人际关系和为人处世中,有一定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在农村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话:“钱有三不借,礼有三不随,路有三不走”,包含了老祖宗们的人生哲学。
钱有三不借:意思就是钱不能借给这三种人。

第一种人:不借给没信用,出尔反尔的人。
一个人的信用是一笔无资产,只要信用和诚信在,那么人就算在底谷,在贫困的最底层,那也是有站起来的一天。
这时候,还是有人借钱你,信任你。这就是一诺千金和守信的无形力量。
而不守信用、出尔反尔之人,用花言巧语、甜言蜜语借到了钱,可到还借款时,却一拖再拖,到最后却根本就是不想还钱,像这样失去信用的人,只会把所有的人都得罪光,最终无人敢借钱给这种人。

第二种人:尽量避免亲戚之间借钱。
由于有了亲戚这层关系在,那么亲戚借到钱后,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没有及时还钱,或者没有钱,到时候,可能连亲戚都没得做,老死都不相往来,没还钱,哪还好意思过来走亲戚。
这种例子在农村也是比较常见的,亲兄弟,都要明算帐,所以,亲戚之间最好的不借为佳,有能力的时候,就拿点给亲戚补贴下家用,那关系会更长久和稳定。
第三种人:不借给不知根知底的陌生人。
平常没有什么交集,也只是偶尔打个照面,聊聊天,并不了解对方的家庭和人品,那么这种情况下,不要盲目借钱给这种陌生人。
否则,肯怕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礼有三不随:就是农村有这三种情况下的礼不随。

第一不随:不懂礼尚往来的人不随。
人情是相互的,礼尚往来,人际关系才能更长久和稳固。如果只随礼,而对方不回礼,那么就失去了人情随礼的意义。
第二不随:没有受到邀请的礼不随。
在农村,红白喜事做酒、新房落居做酒等等,这些都是需要随礼的。但是,对于这些随礼,在农村是有一些规矩的,如果是村里的人做酒席,那么不需要邀请,也要去。
可如果是亲戚做酒,但没有通知的情况下,是不好去随礼的。所以,也要懂得当你的人情世故下才做出随不随礼的决定。
第三不随:没有经常往来的,不熟的和人品不好的礼不随。
路有三不走:意思就是这三条路不走。

第一条路:不走违法犯罪的道路。
这条路是千万不能走,一旦走错,一生将会在牢房里渡过,那时愧对父母和子女,同时也愧对自己一生白活了。
第二条路:投资风险过大的路不要走。
做生意投资 时,不要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和能承受亏损的极限,否则,会把自己压垮,造成血本无归,倾家荡产的后果。
第三条路:不要轻易去尝试一些从未走过的路。

从未走过的路, 往往伴随着风险,如夜晚走没走过的小路,虽然是近道,但人际罕至,最容易出事,并且自己对小路地形不熟,更有可能摔倒,或掉下悬崖。
老祖宗的话,你觉得有道理吗?对此,你怎么看呢?
明日七月二十八,双金破岁位,二星从此处,不做五件事,有啥讲究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是四季的特点。春季属木,木为少阳,少阳生发,则地气升腾,天气下降,两气交感,打雷而下雨,万物生长。秋季属金,金为少阴,少阴收敛,则地气不升,天气不降,两气分离,雨收而雷至,万物枯萎。所以万物在四季的气场之中,遇春而生,遇秋而终,也就是逢木而生,遇金而终。春气为合,秋气为离,也就是木气为合,金气为离。合则生,离则终,于是所有的寅卯之日都为合日,申酉之日都为离日。紫网2023-10-16 09:50:130000大唐排名第一的边塞诗人,最终平淡收场
天宝三载,跟万历十五年一样,是个看似不起眼,却极为特殊的年份。黄仁宇先生描述万历十五年道,“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此语,亦可用来形容天宝三载。天宝三载(744年),86岁的秘书监贺知章告老还乡去做道士,李白辞去翰林待诏,唐玄宗赐金让他恢复自由身;李林甫诛杀异己……29岁的岑参,终于进士及第,来到人才济济的长安,但出头,实在太难了。破落家族子弟出路农村俗语“厨房三不向,睡床三不放”,三不向和三不放指啥?有道理吗?
古人总结的生活经验常常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并应用于现代生活中。其中,“厨房三不向,睡床三不放”是古人针对厨房和卧室布置的一些规矩,虽然看似简单,但背后蕴含的寓意却深刻而实用。紫网2023-10-16 12:49:430000“七十不添衣,八十不祝寿”,过寿的讲究,家有老人不妨一看
艺述史官方原创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俗语,它们乍一听好像没什么道理,但是了解之后你会发现全都是老一辈人的智慧。比如民间所说的“七十不添衣,八十不祝寿”,这句话有什么道理?老年人过生日有什么讲究?紫网2023-10-16 09:39:370000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知本学社2024-02-05 14:08:4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