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日历 | 高适《塞上听吹笛》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冰雪融化殆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
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注释

塞上:指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边塞。此诗题一作《塞上闻笛》,又作《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胡是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牧马还:牧马归来。一说指敌人被击退。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赏析

理解这首诗最关键之处就在于读《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后,然后知其反其意而用之。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被誉为七绝第一,当时KTV点歌第一名。在洛阳的李白听了《凉州词》就作了一首《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以示春风满洛城,而不度玉门关。跟大将哥舒翰去西北边疆的高适,早就听过无数遍这首曲子,于是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及自己的豪迈情怀,于是也和了一首。这首诗还有一个题目,就叫作“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一二句,“雪净胡天”对“月明羌笛”,构成了一幅边塞日夜图。白天,牧马;夜晚,吹笛。边塞的苍茫孤独,呼之欲出。“一片孤城万仞山”的感觉呼之欲出。第三句“借问梅花何处落”呼应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梅花落》为笛曲,对应“羌笛”。又以“梅花”实指,对应“杨柳”。第四句“风吹一夜满关山”呼应王之涣的“春风不度玉门关”。“风”对应“春风”。这里反其意而用之,王之涣是“春风不度”,高适则是“吹满关山”。至于韵脚,则完全依据《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此为步韵,也称次韵。整首诗,一扫王之涣边塞诗之忧愁,转而积极乐观,昂扬向上,意境开阔,胸襟广阔,可谓边塞诗杰作。
遇见是缘,

点亮在看
杜甫五古《送高司直寻封阆州》读记
杜甫五古《送高司直寻封阆州》读记(小河西)送高司直寻封阆州丹雀衔书来,暮栖何乡树?骅骝事天子,辛苦在道路。司直非冗官,荒山甚无趣。借问泛舟人,胡为入云雾?与子姻娅间,即亲亦有故。万里长江边,邂逅一相遇。长卿消渴再,公干沉绵屡。清谈慰老夫,开卷得佳句。时见文章士,欣然谈情素。伏枕闻别离,畴能忍漂寓?良会苦短促,溪行水奔注。熊罴咆空林,游子慎驰骛。胡良荣 || 春风摇玉露,滴滴入花心
重逢久旱遇甘霖,光阴似寸金。春风摇玉露,滴滴入花心。夜半望月弯月挂银河,纤云北岭过。夜深还曳绪,眠浅更翻波。残梦追寻处,寒星枉自多。痴情无可寄,泪眼望嫦娥。再题天方夜谭月季初秋月季又新开,阵阵幽香扑鼻来。更引苍蝇纷扮蝶,殷勤难解也难猜。寄花妖平生妩媚万般娇,惜未相逢开又凋。有缘何须千载后,笑迎风雨共今朝。无题暮春犹有倒春寒,雷雨携风虐正欢。紫网2023-10-14 10:48:090000八一建军节诗词||九六辉煌史,军旗格外红。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扬我军威壮我山河EDUCATIONDAY写在八一前夕作者/金嗣水金瓯孤岛悬,台海起烽烟。月落幽光里,星条乱舞边。长戈汉军勇,短褐鲁阳鞭。一叶飘零久,巡航寸土牵。八·一感怀作者/郭通海举义垂青史,枪膛仍未凉。城墙穿弹洞,夜幕闪刀光。勇士杀声烈,美人尖叫狂。回眸鏖战地,国泰万民康。八一军旗红作者/无思南昌昏夜暗,枪响破霜空。诗摘词选2023-08-09 12:37:51
0000南唐中主李璟的这首词,备受历代词家推崇,不输南唐后主李煜
对古代帝王而言,想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文治谋略缺一不可。可偏偏有那么几个人,只志在文学,却无心谋略,例如梁武帝萧衍,南唐后主李煜,以及中主李璟。南唐中主李璟,也就是“千古词帝”李煜的父亲,也是写词高手,他给我们留下了四首词。李璟存词虽少,但都是精品,可以跟后主李煜的那些名篇相媲美。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当属《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此词备受历代词家推崇,王安石说比李煜写得好!《摊破浣溪沙》紫网2023-10-14 14:09:190000杜甫七律《覃山人隐居》读记
杜甫七律《覃山人隐居》读记(小河西)覃山人隐居南极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谁勒铭?征君已去独松菊,哀壑无光留户庭。予见乱离不得已,子知出处必须经。高车驷马带倾覆,怅望秋天虚翠屏。此诗或作于永泰元年(765)至大历二年(767)间某秋,时杜甫客居夔州。覃(qín)山人:一位隐士,名不详。南极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谁勒铭?征君已去独松菊,哀壑无光留户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