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条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并非是迷信,多数是古人经验之谈
26条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并非是迷信,多数是古人经验之谈。
“无规矩,不成方圆”。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许多传统的习俗和观念常常被现代人所忽视或视为过时的。然而,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并非都是迷信,其中包含了许多古人的智慧和经验。
这些“规矩”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和传承。那大家还知道哪些老规矩呢?小编给大家总结了26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你又听说过几条呢?一起来看看吧!
1、男抖穷,女抖贱,手不扶碗霉三代。
听起来是有点匪夷所思,也会被认为是迷信思想,但是却是很重要的社交礼仪。
说的是人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能坐着的时候抖腿,不然男人抖腿越来越穷,而女人抖腿会给人很轻贱的感觉。还有在吃饭的时候,是要把碗端起来,而不能趴在桌子上吃。

2、舅舅不到,酒席不开席。这是对长辈的尊敬。遇到吃酒席的时候,也是很讲究尊卑的,一般冲大门的坐席为尊,在我国是“尚左尊东”。冲着大门的肯定是主人,两边一左一右是今天的贵宾,地位高的安排在左边。
3、去别人家串门,记得要先敲门。而且敲门的时候,切勿一顿急促的连敲,这在古代叫“报丧”。正确的做法是先敲一下,然后在敲两下。
4、酒满茶浅。家里来客人了,要倒茶招待,而酒席要倒酒。但是茶和酒也有区别,一般酒可以倒满,但是茶只能倒七分满。水太多了,客人既不好拿茶杯,又不好入口,这个叫“茶满欺客”。
5、吃不穷,穿不穷,嫖空赌半一世穷。这是古人的一句金玉良言,说的是在平时吃得再多穿得再好,也不至于让自己倾家荡产,可是一旦沾染上嫖和赌就不一样,可能很快就倾家荡产。

6、宁借人停丧,不借人成双。字面意思是说房子可以借给别人办丧事,但是却不宜借给别人当婚房成婚。
7、喝茶待客的讲究,当别人给你倒茶的时候,要回叩手礼。其中,长辈倒茶,用五个指头叩击桌面,而同辈倒茶,双指叩击桌面。如果是晚辈倒茶,单指叩击桌面即可,不能搞混了。
8、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这也是招待客人的讲究,说的是不能直接用三个菜招呼客人,而主人分给每个人筷子必须长短统一,如果五个的话就是三长两短,这是不吉利的。而坐席的话要避免六个人形成“乌龟席”。
9、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送礼的规矩,一般喜事不宜送伞,而过寿不能送烟,丧事没去参加,后面可不能补送礼物或者是礼金,这是大忌。

10、红事礼到人不怪,白事礼到人不收。
11、丧饭品七,婚宴吃八,寿宴食九。说的是在丧事的时候,菜品的数量是7个,或者是7的倍数,同理婚宴的菜品数量是8个或者是8的倍数,而寿宴就是九个菜,或者是18个菜。
12、递剪刀,不要将尖头对准别人,要翻过来递,不让对方受伤。
13、饭前不训子,床前不骂妻。指的是在吃饭前不能教训孩子,睡觉前不能责骂妻子。
14、药罐子可以借出去,但不能再要回来。而且别人倒在路上的药渣子,是不能踩的。
15、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年龄大了,生命转瞬即逝,不能强求老人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
16、家里有人过世,3年内不能贴春联、放鞭炮。而且有孝在身,不能去别人家串门,这也叫“热孝不登门”。

17、父子不同船,叔侄不对饮,师徒不对坐。
18、早不说梦,晚不思淫。
19、人过七十不上坟。指的是70岁以上的老人就不宜去上坟、祭扫了,也是为老人的身体健康,避免他们情绪过于激动。
20、父母本是家中龙,向谁谁家穷。指的是父母不能偏心,反而偏心的话对子女不好。
21、客人在的时候,不能扫地。而且如果是去别人家串门,记住不能是在饭点,遇到饭点了要主动告辞。
22、孩子三岁之前不要乱摸额头,也不要随便摸别人家孩子的额头,那样会挨骂。
23、出门的时候遇到碗碟等物件突然破碎了,那就不要出门了,最好是换个日子再出去。
24、家里有蛇进来了,可以驱赶,但是不能打死。一般进入到家里的动物,都不宜伤害,特别是燕子、壁虎、黄鼠狼等。
25、男不带天,女不带仙。说的是给孩子取名字时,男孩子不要带“天”字,女孩子就不带“仙”字。
26、出嫁的姑娘,不能和丈夫在娘家同房。还有些地方女人出嫁后,不能独自在大年三十和初一待在娘家里,因为会被人闲言闲语。
类似这样的老规矩还有很多,在小时候父母告诉我们的这些老规矩,可能只是被当作一种束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逐渐明白,这些规矩背后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经验。
因为很多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遵守这些规矩,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同时,这些规矩背后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经验。比如,吃饭时不能说话是为了避免呛食和保持礼仪;见到长辈要问好是一种尊敬和礼貌的表现。这些规矩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你还知道哪些呢?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七十个中国文化常识
积沙成塔0u3svg2023-07-31 12:44:51
0000彰显中华文明------阿里山神木
作者:潘长宏2023年8月17日阿里山神木------原本指的是台湾阿里山上一棵树龄达到三千余年的红桧。该树木为日本技师小笠原富次郎于1906年11月发现,被日本人尊称为“神木”。据统计该树高53米,树龄达三千年以上,树干在距地面一米半高处的直径是4米66厘米,树干接者地面处的周围达23米,材积达五百立方米,阿里山森林铁路通车后,成为闻名中外的台湾地标之一。紫网2023-10-14 14:14:560000一切的人生压力,都源于自心!
一切的人生压力,都源于自心,并不是生活、工作、学习所带来的。但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是很少的。无论是周围的人,还是网上的新闻,我们会发现,现在人的生活压力普遍很大。回忆几十年的小时候,那时候人们的生活非常艰苦,物质上非常贫乏,但人们的心情,却是快乐的。一声佛号一声心2024-01-31 10:06:40
0000黄巢的三首诗,到底是不是他写的?
编纂《新唐书》的欧阳修等人,按照“坏”的程度,将前朝的乱臣贼子们,划分为如下几个级别:奸臣、叛臣、逆臣。古人常把中原大地作为中心,《新唐书》即把处于北、东、西、南的少数民族,分别命名曰北狄、东夷、西域、南蛮。而乱臣贼子们的传记,排名又在“蛮夷”们的后面。史官对这些人的鄙视,由此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