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送别好友时写下一首诗,后两句堪称千古名句,激励世人上千年
天宝六年冬天,郁郁不得志的高适在睢阳与董庭兰相遇。当年长安一见,两个爱琴之人已是惺惺相惜。而今重逢,更 是百感交集。
在这寒风凛冽的深冬,两颗落寞的心相互慰籍,把酒夜话,诉说着这些年的过往。然而相逢总是短暂的,分别即将而至。
日暮黄昏,大雪纷飞,万般心绪竟无语凝噎。高适铺陈纸笔,写下了这首《别董大》。

《别董大》
高适〔唐代〕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的大意是:
千里黄云遮天蔽日天色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必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有谁会不认识你啊?

这首送别诗的送别对象是著名琴师董庭兰。盛唐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这时高适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境遇之中。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表述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不仅仅是以苍凉的景色渲染凄凉的别情,也是高适许多送别诗中类似境界的概括。浮云落日,
北风吹雁的景物描绘并不一定含有兴喻,但它自然令人想到古诗中以浮云孤雁喻游子飘零的常见比兴。
这就使高适和董大这些怀才不遇、天涯沦落的贫贱士人心目中的人生道路,在冬初黄昏大雪纷飞的旷野上得到了高度形象而又浓缩的表现。

那阴沉而萧瑟的天空和原野,虽然预示着友人的前面仍是一条艰难的人生之路,然而它毕竟是可以任人飘飖的广阔天地。
所以尽管头两句所描写的景色是如此惨淡,境界却苍茫开阔,并无低沉之感。诗人从眼前景色中所看到的也不只是艰难和空茫,更有潜在的希望。

因此他对友人的慰勉便没有绵绵的女儿之情,而是充满了前程万里的信心和大丈夫的豪气:“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三句是高适安慰董大之语,告诉他在远行的路上不用发愁没有朋友。
在第四句中,他又对董大进行鼓励,认为凭其现在的才情,一定会前途无量。

这看似随意的两句赠别语,其实是诗人精心锤炼的结果,这两句话能给人一种满怀的信心和力量。
蕴含着劝慰和勉励,寄予着希望,这种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凝成了这两句千古传诵的佳赠别语,堪称送别诗中的艺术珍品。

全诗洋溢着一股雄健昂扬、热情奔放的乐观情绪,它给人的是一种带有激越雄劲色彩的壮美感。
与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相比,这种慷慨激昂、发自内心的诗作,的确以它笃诚的友情,坚强的信念,于阳关三叠、灞桥离曲之外,奏出了节奏雄健、音调爽朗、独标高格的送别曲。
荷塘吟曲/念奴娇(平韵)
(图片系美友山茱萸拍摄)荷塘吟曲/念奴娇(平韵)文/暮色苍松2017.6.30翠裳秀色,若凌波仙子,临水娉婷。绕岸闲游吟兴动,不禁狂放诗情。绿盖团团,波光滟滟,眼底郁青青。些些凉意,忘了暑气蒸蒸。回廊抵进荷池,红花粉蕾,一样落霞明。风拂胭脂多妩媚,真个倾国倾城。妙境陶怡,尘襟暇旷,看醉了神形。沉吟低唱,念奴娇、倚新声。(2023.7.11修改)----------老兵自娱书屋2023-07-28 14:32:25
0000《散文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风吹枯叶落,寂静随行踪。青山如老友,谈心无需忙,寻觅自我魂,心灵能相望。纷扰世间事,尘埃遗心房,在山中栖息,忘却尘嚣忙。寂寥不欲起,心与山相当,思绪如流水,自由随心方。在这空山间,体验孤独感,也能寻觅到,内心深处藏。山中有智者,无需多问旁,沉思醒心眼,道与自然通。鸿儒书香vosn182023-08-12 11:47:36
0000陆游:一首诗写尽岁月流逝,读书的美好,颔联成了千古名句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就觉得面目可憎,语言乏味。年终岁末,时光仓促。偷得浮生半日闲,让我们沉下心来,安静地读会书。阅读令人内心笃定,一册在手,日子无限深意,美好纷至沓来。浸染书香的光阴,寸寸都是素年锦时。这期,我们赏读一首陆游的诗《题老学庵壁》。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绿窗花影2024-02-04 15:07:18
0000白居易《苦热》: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里
公元829年,诗人白居易因病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回到洛阳履道里。从此,他过上了半仕半隐的生活,在一个酷热难耐的夏日,他写下了《苦热》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头痛汗盈巾,连宵复达晨。不堪逢苦热,犹赖是闲人。朝客应烦倦,农夫更苦辛。始惭当此日,得作自由身。墙头草说2023-07-28 10:13:45
0000杜甫五排《寄韦有夏郎中》读记
杜甫五排《寄韦有夏郎中》读记(小河西)寄韦有夏郎中省郎忧病士,书信有柴胡。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亲知天畔少,药味峡中无。归楫生衣卧,春鸥洗翅呼。犹闻上急水,早作取平途。万里皇华使,为僚记腐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