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简称哮喘。本病的病因较复杂,大多系在遗传的基础上,再受到体内外某些因素的影响而激发。激发因素有吸入物(花粉、真菌、面粉、动物毛屑、工业粉尘等)、感染、气候变化、某种药物、情绪因素等。这些因素常是哮喘发病及发作的诱因。临床上可将哮喘分为外源性和迟发性两类。
外源性哮喘与吸入某些外界致敏原有关,患者常有家庭或个人过敏史,多在幼年起病,也称为青少年哮喘。发病季节以春、秋季为主,起病较急,缓解期无症状,此型到成年后,常自然痊愈。
内源性哮喘的诱发因素与呼吸道感染有关,患者少有家族或个人过敏史,常在成年后发病,也称为迟发性哮喘。多在冬季及气候多变时发病,易转为慢性哮喘。
自诊要点
哮喘发作前,可有打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先兆症状。继而出现胸部紧迫感,呼吸困难以呼气为主,患者被迫呈端坐姿态,呼吸急促,张口抬肩,干咳或咳嗽多痰,严重时出现紫绀。某些患者自行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若并发炎症,使支气管黏膜持续呈高反应状态,可导致长时间的哮喘发作,称为哮喘持续状态。
按摩方法
方法一
1.患者仰卧,四肢自然分开,医者坐其右侧,以一指禅推法从天突穴缓慢推向膻中穴,往返推动2~3分钟,以拇指向两侧分推膻中穴200~300次。
2.患者坐位,医者站其身后,以拇指及其余四指提拿颈项部1~2分钟;平推胸膺部,斜推两胁,均以透热为度。以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肺俞、膈俞各2~3分钟。提拿两肩井穴3~5次。分别平推、提拿两上臂、前臂;拿合谷穴3次,分推掌背,理手指,劈指缝,搓抖上肢,环转摇动肩关节前后各3周。
3.患者仰卧,医者按揉天突、天溪、关元等穴,搓揉两胁,环转揉按膻中穴。
方法二
1.患者俯卧,医者站于其一侧,双手掌或大鱼际以背部督脉为中线,自定喘穴起,由上而下渐渐向两侧分推至三焦俞,持续4分钟;然后掌擦背部2分钟,双拇指自定喘穴沿膀胱经第一侧线向下边揉边按至肾俞穴,持续3分钟,分压定喘、肺俞、膈俞穴各持续半分钟。
2.患者仰卧,医者双手指腹以胸部任脉为中线,自天突穴起,由上而下渐渐向两侧分推至整个胸部,持续4分钟;然后擦胸部2分钟,中指压天突、膻中,双拇指分压中府、云门各持续半分钟。
辨证加减:
(1)喘甚者,加拇指压双太渊。
(2)四肢畏寒者,加拇指压双阳陵泉、手三里。
(3)咳吐白沫痰量多者,加拇指压双风门。
(4)咳吐黄痰而量多者,加拇指压双丰隆、列缺。
方法三
1.用拇指按压两侧列缺穴,每次每穴3分钟,直到出现胀痛为止。
2.用拇指按压两侧足三里穴,每次每穴1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摩36次。
3.用拇指指腹按压气海、关元穴各1分钟,然后用手掌根顺时针方向按摩36次。
4.患者俯仰,医者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华佗夹脊(脊柱两侧,自第1胸椎向下至第5腰椎)两侧,并由上向下按摩,再由下向上推按,反复数次。
方法四
1.仰卧,可用手中指按揉膻中穴约2分钟并摩擦前胸部1~2分钟。
2.痰多者按揉丰隆、足三里穴各1分钟。
3.患者坐位,医者立于患者背后,用两手中指和拇指指尖分别用力点按两侧中府和肺俞穴,当时患者即可觉呼吸通畅,哮喘症状缓解。
4.喉中痰多,哮喘气急,呼吸困难者,医者左手托患者颈项部,右手掌心朝下,拇指腹横行按压患者天突上穴(在天突穴上1~2厘米处)垂直下压后,紧接着进行1~2次屈伸回缩(轻揉),患者便立即产生不可抑制的刺激性连续咳嗽,将气管内的痰咳出,从而使哮喘症状缓解。
5.依次掐按两侧风池、太渊、鱼际、孔最、尺泽、迎香、合谷穴,每穴约半分钟。
6.用拇指揉按百会穴2~3分钟(高血压者禁用)。
方法五
1.哮喘发作期:
(1)按孔最穴:用拇指的指端用力点按另一手前臂中段的孔最穴,指力方向朝手掌心方向用力,点按约1分钟,然后换另一手,方法同上。
(2)掐鱼际穴:用拇指指端用力掐另一手大鱼际中段的鱼际穴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然后换另一手,方法同上。
(3)揉灸哮喘穴:反手向背后,用中指揉按背部第8胸椎棘突最高点处的哮喘穴约1分钟,也可由医者用艾条悬灸该穴约15分钟。
(4)捏气喘穴:医者用拇指、中指、食指捏拿背后第7胸椎棘突最高点,向左右旁开2寸处的气喘穴,捏拿18次,以酸麻感觉扩散至肩背为得气。
(5)揪喘息穴:医者用拇指、食指分别点按第7颈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寸处的喘息穴,然后用力向上揪约18次,也可用艾条悬灸15分钟。
2.哮喘缓解期:
(1)拍打穴位:用手掌指腹面轻轻拍打上肢的尺泽、太渊穴各1分钟,然后拍打下肢的足三里、丰隆穴各1分钟。
(2)推擦背部:医者以手掌根用力推擦背部膀胱经线3分钟,以背部发红发热为度。
(3)按背俞穴:两手握拳,用四指的指掌关节突起部分按擦背部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同时上下用劲地移动,按揉2分钟。
(4)擦咳喘点:以拇指用力推擦位于手掌上食指掌指关节尺侧缘的咳喘点,推擦至局部发热为度,或推擦约1分钟。
自我按摩
1.坐位,左右手的中指指尖互相点掐对侧的肺俞穴,各约半分钟。
2.两手握拳,用四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分揉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约1~2分钟。
3.两拇指尖同时分别点压同侧的中府穴,其余手指置于胸前,指力向胸部,点住不动,约1~2分钟,当时即觉呼吸通畅,哮喘症状缓解。
4.哮喘气急,呼吸困难者,可用右手食指尖点天突穴,食指末节与颈项平行位,指力沿胸骨柄的后缘向下,点住不动,约半分钟。
5.用右手拇指指腹或大鱼际顺时针方向揉按膻中穴,指力由轻到重,约1分钟。
6.左右手掌互相擦对侧的前胸及胁肋部,均向外下方用力,共约2分钟。
7.拇指指腹按揉对侧的孔最穴,向腕部方向用力,两侧各约半分钟。
8.依次掐风池、迎香、合谷、鱼际、尺泽穴。
9.两拇指指腹按揉推同侧的涌泉穴,两侧各推50~100次,约1分钟。
爱心提示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无煤气、烟雾、油漆等刺激气味,严禁吸烟。应多开窗通风换气,室温要适宜,注意防寒流保暖。
◎哮喘发作时应卧床,取半卧位。不宜使用内装羽毛或陈旧棉絮的枕头,以免诱发或加重哮喘。如有条件,可适当吸氧。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生冷、腥发食物,应戒酒,避免过咸、过酸及过饱。
◎平时适当参加体育活动,提高机体抵抗力。
◎如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明显紫绀、呼吸困难、四肢厥冷等重症哮喘,应尽快送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