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异感症是指不伴有局部器质性病变的咽部异常感觉。发病原因很多,全身因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颈椎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贫血、维生素缺乏、糖尿病等。局部因素如咽及邻近器官的炎症、肿物等。多数咽异感症的主要原因是精神因素所造成的,如亲属、同事患咽喉或食管肿瘤,本人恐癌,或因过分焦虑、抑郁、悲伤及神经衰弱等。多发生于女性。
自诊要点
咽部异物感因人而异,可有异物感、阻塞感、瘙痒感、烧灼感或黏着感等除疼痛以外的各种感觉。患者有时常夸大咽部不适的症状并不自觉地反复做吞咽动作以试验自己咽部的功能,但进食正常。
症状轻重与患者情绪有密切关系,情志抑郁时加重,心情愉快则减轻或消失。
按摩方法
方法一
1.患者正坐,医者立其侧,先用指端分别按揉廉泉、天突、膻中穴各2分钟,然后用拇、食指指腹夹住廉泉穴两侧揉捏2分钟,随后用拇指按揉神门、内关穴各1分钟。
2.患者坐位,双前臂交叉放在治疗台上,前额枕在双前臂上,医者立其侧,用拇指揉或一指禅推于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穴上,每穴1分钟。
3.患者仍取坐位,放松其上肢,医者立其身后,将双手拇指贴在患者的背部,双手掌面稍稍扶住其胸胁部,由腋下至腰部快速轻柔地来回搓揉,重复3~5遍。
方法二
1.患者正坐,医者立其身后,先用多指揉拿颈项部两侧,再用擦法,并用拇指按揉风池、天柱、大椎、翳明穴,共10分钟。
2.用多指揉胸部,按揉中府、云门、华盖穴,拇指点揉膻中、中庭、鸠尾穴共5分钟。
3.用掌揉腹部,摩中脘,多指拿揉四肢,拇指点按尺泽、鱼际、足三里穴,共10分钟。
4.用拇指点按风池穴1~2分钟。
辨证加减:
(1)伴见精神抑郁、多虑多疑、胸胁胀满者,加点揉内关、外关、昆仑、太溪穴,多指揉捏太冲穴,用鱼际擦涌泉穴使之透热。
(2)伴见头昏目眩、面色萎黄、身疲无力、食少腹胀、困倦消瘦者,用拇指按揉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穴,每穴1分钟。
自我按摩
1.揉咽喉:用拇指、食指在咽喉部即喉结两侧做轻快的揉法,每次3~5分钟,每日1~2次。
2.拿咽喉:将右手的拇指放在咽喉右侧,食指、中指置于咽喉左侧,然后做有节奏的提拿动作,一般操作3~5分钟,用力由轻到重,不可突然发力,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
爱心提示
◎少食煎炒辛辣的食物。
◎进行性加重的咽喉部异物感,要排除肿瘤。
◎咽喉异物感的病因比较复杂,必要时可进行纤维喉镜、食管钡餐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