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100000003

第3章 父亲 (1)

时间过得真快,不觉父亲已经离开我们十三年了。每次打开信箱,里面不是空空如也,就是塞满了不相干的邮件。再也接不到来自故乡那熟悉的航空信封,再也看不到他那总是十分工整地写满了几页纸的颜体楷书了——我常常想,如果真有灵魂的存在,他一定不会离开我们太远的,因为他太爱我们了。对于我来说,他既是严父,又像慈母,而且还是不可多得的诤友。父亲之所以这样爱我们,是因为他出生在一个冷冰冰的封建大家庭里,自己从小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父爱。

“文革”初期他被诬为“历史反革命分子”,吃了不少苦头,后来在所谓的“清理阶级队伍”的运动中,又因为有“现行反革命活动”的嫌疑,在学校里的批斗大会上被当场逮捕。他在监狱里饿着肚子睡了半年多的水泥地,最后才因证据不足被放了出来。回到家里,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告诉我,他此生有两大愿望:一是咬紧牙关活下去,一定要亲眼看到“文革”的结束;二是希望有一天,能实现年轻时就有的梦想,出国见识外面的世界。这不但是他,也是许多与他同时代饱受摧残的中国知识分子共有的愿望。可怜的是,他也和大多数人一样,这第二个愿望终究是落了空。

父亲的一生丰富多彩却又多灾多难。他从年轻时就喜爱文学,热衷于京剧,对摄影、书法和美术也都有相当深的造诣,是一个很有艺术气质的人。他小时候读的是私塾,最喜欢的是李杜的诗歌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对于科学数学之类则毫无兴趣。由于没有读过中学,他当年投考省里最有名的省立第一高中时,数理科目几乎都交了白卷,但校长最后却破格录取了他,因为他的国文考了第一名,而校长又实在欣赏他的文章。多少年后,父亲的爱好又影响到了我们。记得小时候,家里的书架上找不到一本数理化的书籍,厚厚的像砖头似的由郑振铎主编的《世界文学大纲》之类的工具书和中外名著倒是一册又一册,不但印刷精美,而且图文并茂,结果害得我也是从小就讨厌数理化之类,成绩自然可想而知。等到了美国才发现,老美以为中国人个个是数学天才,经常有同事跑过来向我讨教,弄得我好不尴尬,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因为当年父亲不肯接受祖父为他包办的一桩门当户对的婚姻,又不愿按照祖父的安排去走当小官吏的仕途,一直是封建大家长的祖父一怒之下,断绝了他的经济来源,所以父亲从上高中的时候起,就依靠给报纸投稿来换取自己的学费。后来他做过记者,当过演员,也曾骑马挎枪奔驰在豫西南山区,担任过缉毒队员。那是一个大时代,中原大地上军阀混战不已,关内外烽烟四起。和当时众多的热血青年一样,父亲也曾梦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他也和许多人一样,常常受到命运的无情捉弄。三十年代初,他曾经在故乡的数千考生中脱颖而出,考上了南京航空官校。在前往南京报到的火车上,别人都是兴高采烈,他却是整夜失眠,原因是割舍不下正在热恋中的女友——学校里最漂亮的校花。车到浦口,他终于独自下车托词返乡了。后来冷静下来,他又连续几次重新报考却连连失败。祸也福也?后来他只知道,当年一同考上航空官校而飞上蓝天的同学中,竟无一人活到山河易帜之时。

到了抗战时期,他又考入胡宗南在西安办的“战时干部训练团”。想不到的是,就在受训期满,即将以中校军衔分派到部队的前夜,一群宪兵突然破门而入,把他绑走,押到刑讯室里,不由分说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军棍,接着又逼他交代通共的活动。他越是不承认,受的毒打越凶,一直到昏死过去。过了好久之后,父亲才知道,自己是受了室友郭某的牵连。郭某倒的确是中共的地下党员,当他发觉自己受到怀疑而仓皇逃走之后,急于将功赎罪的宪兵就想当然地把父亲抓去拷问。当局后来虽然知道冤枉了父亲,可就是不肯认错放人。后来,还是那位逃走的郭某,大概觉得连累无辜心中有愧,事发半年多之后,趁看管渐松之际,终于设法帮助父亲逃了出去。

一个本想投军杀敌报国的热血青年,就这样差一点成了国共两党残酷斗争的牺牲品。这次无妄的牢狱之灾,不但使父亲身心大为受损,也使他对国民党彻底失去了信心。潜出西安之后,一天深夜,他逃到了华山脚下的一所寺院里,一个人仰望着月亮踌躇再三。出世乎?入世乎?他最后还是决定“以出世的态度,过入世的生活”。当时他怎么也料不到的是,在这个充满了苦难的世界上,身不由己地被夹在国共两党血腥的斗争中间而到鬼门关上转了一圈,这才刚刚是他的第一次。

一九四七年深秋,父亲在荥阳西关外的一所中学教书。当时国共两军在城外血战正酣,位于一个小山丘之上的学校,就成了两军拼死争夺的制高点。那天枪炮轰鸣了一整天,校园里教室的玻璃窗早已无一幸存,墙壁上更是弹痕累累。来不及逃走的教员和眷属们大大小小共有一二十人,都躲进了比较坚固且无窗户的储藏室,父母亲和当时才两岁的姐姐也在其中。终于盼到天色渐暗,枪声也渐渐稀落了,父亲和两个年轻的男教员决定冒险出去为哭泣了一天的孩子们弄些吃的,至少也先找些水来,满屋子里的大人孩子们都是一天水米未沾了。

父亲走在最前面。谁想到他刚一打开门,咣的一声一颗手榴弹丢了过来。多亏他手疾眼快顺手把门一关,手榴弹被反弹到几步远的石阶下炸响了。他的迅速反应和厚重的老式木门救了一屋子人的性命。屋里的人们根本分不清是哪一方扔的手榴弹,只好扯着嗓子拼命地喊叫:“屋里都是老百姓,没有军人哪!”

喊声未落,一群早已杀红了眼的军人已经端着枪冲入屋里。多少年后父亲还几次提起当时的紧张情形,一再说连他自己都奇怪,看到当兵的手里那些仍在滴血的刺刀的时候,竟然忘记了害怕,只是紧紧地把母亲和姐姐搂在怀里——相持了好一会儿,军人们才撤走。回到家里,父母亲才发现,几乎所有的财物都被国民党的溃兵洗劫一空了。

一九四八年易帜前夕,父亲随着难民潮来到了上海。在码头上轮船的汽笛响起,眼看就要和在国民党空军中任职的姑父等人一起登船撤退去台湾了,他忽然又割舍不下还留在老家的母亲和正是年幼的哥哥姐姐,独自悄然返乡了。他又在关键时刻和命运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当时不知有多少人去了台湾,又有多少个家庭从此被拆散了四十多年,从而造成了海峡两岸无数的人间悲剧——不过也多亏了父亲的这一临时决定,否则这个世界上也就没有我了。

回到家乡,父亲对新政的幻想很快就破灭了。“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反右”——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他此时只有以沉默来面对现实了。相比之下,我的另一位堂叔却天真多了。他禁不住干部们的一再劝诱动员,在一九五七年的“反右”运动中热心帮助党整风,实际上只是给他任职的大学里的党委书记的家长作风提了一些意见,结果他被打成“右派分子”,并立刻沦为贱民,更被党内和党外的积极分子们当做皮球一样,从六楼顺着楼梯一直踢到一楼——等到折磨够了,又把他发配到大西北的荒漠里去劳改,一去就是将近二十年。

父亲虽然侥幸逃过了前几轮“阳谋”迫害,但到了“文革”风暴袭来时,他和无数的知识分子一样,早已是在劫难逃了。他先是因为上高中的时候,加入过国民党,而成了“历史反革命”,不久又因为受人牵连——又是受人牵连——成了“现行反革命教唆犯”,而被抓进了监狱。此事的起因是我大哥下乡插队的一名同伴,深夜钻在被窝里偷听台湾电台的广播被发现,同屋的几个知青都被五花大绑地抓起来严厉审查。在当时,偷听敌台可是个不得了的罪名。一查我大哥不是“红五类”出身,再顺藤摸瓜自然就扯上了我父亲。在那个血统决定一切的年代里,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可怜的是,父亲虽然在千里之外,还是逃脱不了残酷斗争的旋涡。

三十多年过去了,至今我一闭上眼睛,还是常常清楚地看到那天傍晚父亲戴着手铐,被一群警察和红卫兵簇拥着回家搜查罪证的情形。尽管嘴角有血痕,圆领的白色旧汗衫上带有鞋印和污泥,面对着院里院外乱哄哄看热闹的人群,父亲的腰仍然挺得很直,一脸的坦然。看见此时的父亲,我突然想起了他过去经常教给我们的那两句话来:“做人一定要傲气不可有,傲骨不可无。”看得出来,父亲当时早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想不到的是,院子里的批斗会开得正酣,屋子里忽然传出来一阵疯狂的叫喊:“找到了,找到了!”紧接着一名红卫兵手里捧着一个铜锈斑斑的旧墨盒从屋里冲进人群,对着父亲大声吼道:“你暗藏国民党党徽,分明是妄想变天!”一直躲在角落里的我此时不由暗暗叫苦,这是小时候父亲教我练习毛笔字用的那个铜墨盒,它的盖子上有个残缺不全,几乎看不清楚的国民党党徽是不错,可这是民国初年的老古董啊!“文革”初期扫“四旧”时,全家只顾焚烧书籍字画,砸碎祖传的古玩玉器,这个小小的根本不起眼的铜墨盒不知被遗忘到哪个角落里尘封土埋,连我也早已把它忘掉了。想不到的是,它今天竟被挖地三尺的红卫兵们翻了出来,成了父亲“盼蒋反攻大陆”的证据,而使他罪加一等。

同类推荐
  •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射洪中学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射洪中学的办学思想是:“德才厚重、博贯兼容”。办学的主体教育思想是:“让学生喜欢,助学生成才;让老师喜欢,我们要成才。”这种办学思想要求整合传统和现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兼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师生德行上乘,才能足备;这种教育思想是将情感、智慧、行为三者整合起来的、师生互动的、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射洪中学教育思想的表述是简单的,但内容是丰富的。
  • 做最好的学问——胡适论趣味与治学

    做最好的学问——胡适论趣味与治学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 巢已空情未了

    巢已空情未了

    人口老龄化与空巢家庭,已不再是一个国家内政问题,它冲击着世界繁荣和稳定,涉及民族国家,牵连社会安危,攸关家庭幸福,直系个人命运。人口海啸汹涌澎湃,席卷中国,多代同堂逐渐消失,养老服务缺位,在激进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政策性忽视社会保障导致的各种矛盾和落差开始显现,包括家庭解体、贫富分化、地区发展失衡、环境污染等经济和社会问题,老龄化此时重创中国,雪上加霜。
  • 受众反拨与媒介变局:党报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受众反拨与媒介变局:党报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从党报所处的发展环境入手,全面分析党报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及现实意义,探究党报群众工作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党报群众工作的改进思路。
  •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教改典型案例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教改典型案例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非常注重实用,包括:教改典型案例、校园暴力防范、校园管理制度、校园心理诊断、学校管理表格大全、学校管理制度大全等图书。
热门推荐
  • 境千

    境千

    她是二十一世纪叱诧风云的S级雇佣兵,却在完成最后一个S级任务的时候遭到了突袭—穿越!老天,要不要这么狗血!请告诉我患有这么严重的女儿控和孙女控是谁,还有那粘人的腹黑男!别人的穿越,都是斗庶女杀继母!她呢?一家都视她为掌上明珠,不过从来没有感受过亲情和爱情的滋味的她,也有这一天也有机会感受到所谓的温暖!这一世,天要随我而变!我只道:我命由我不由天,天要灭我我灭天!
  • 豪门千金重生的复仇之路

    豪门千金重生的复仇之路

    初夏被自己的亲生父亲设计陷害死亡,当自己醒来之后去发现自己已是另一副模样,却没有忘记自己前世的仇恨,她发誓既然老天给了她再来一次的机会,那么今生她会让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一个一个的偿还自己所有的伤痛。
  • 你不是我忧伤的颜色

    你不是我忧伤的颜色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假如我可以回头,是不是就不会像现在一样,爱你都说不出口。迷茫,徘徊,十二年的单恋。意外的回到了2003年那一天,转身望去,那白白净净的小脸,依稀看出是幼年时期的他,牵牵扯扯的追上了他的脚步,却始终看不透他的心,伤心、喜悦、彷徨过后。喂,你不是我忧伤的颜色。【重生】这场生命中最美的遇见,煽动了我生命中所有的悲伤。
  • 书之灵

    书之灵

    "你相信书有生命吗?"龙氏集团的二公子龙俊声遭遇了人生最大的变故。在爷爷的帮助下,他认识了传说中的灵书少女司空月儿,并惊讶地发现了这个世界上居然有灵书的存在,而且自己正是能够打开苍灵书境的朗读者!龙俊声与司空月儿进入了同一所高中,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灵书也在不断地扰乱龙俊声的生活,两人成为搭档踏上了封印灵书的道路,并在这过程中体会到了人间冷暖与自然的感情,两人之间也逐渐产生了情愫,可是龙俊声愈来俞发现灵书少女身上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 问世江湖

    问世江湖

    若问江湖事,必去问世楼;若想解恩仇,还往问世楼。
  • 七七与炒饭的故事

    七七与炒饭的故事

    我长大了,呆在你曾经呆过的地方,我常常想长安街有多长,你那些不眠的夜晚要走多久才会走完。
  • 行云淇上

    行云淇上

    昆仑,天下最大的修仙门派,却因百年前的一场变故销声匿迹。望舒城,昆仑山变后不过十天,朝廷便扩建了这一座新城。百年之后的今天,真相一一浮出水面,是他错了,还是她...
  • 诛妾计

    诛妾计

    她是秦府最不受宠爱的大小姐,为人心善,在八岁那年外出因为一时心善捡了一个孤女回来,她怜她孤苦无依,好意结义金兰,却不曾想是救了一条美人蛇,最后她却陷害自己,害得自己死后乱发复面,口塞米糠,魂魄无依,一个命运的转弯,她修了鬼道,为自己报仇雪恨,心满意足打算转世为人,不曾想,一个命运的转弯,她,重生了。她:我不会放过你的,你别以为我会像前世那般为你所摆布,我和你不死不休。甄染霜:小姐,你以为你斗的过我吗,哪怕转世,我也不怕你......
  • 虐心后宫路:桃花依旧笑春风

    虐心后宫路:桃花依旧笑春风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犹记得那一年的选秀,桃花开的这样好,直把天空都映红了。她站在选秀人群里,凝眸回望,绿肥红瘦,美人如玉,羞煞落英缤纷!也就是在那一日,楚河汉界,泾渭分明,落选之人慨叹命运无情,中选之人心下唏嘘!
  • 总裁恶妻:轻点,听见没有!

    总裁恶妻:轻点,听见没有!

    他们第一次见面,好啊!直接开了房!第二次见面,好啊!还是老习惯,开房睡觉!第三次见面,“跟我去民政局去!”“我认识你吗!凭什么跟你走!”“呵,你扒了我的衣,抢了我的吻,还跟我睡了两觉,这么快就忘了!”某女霎时红了脸,“去就去,我怕吗!”生完孩子后,“爸爸,妈妈呢?”“乖,妈妈还在睡觉,别吵醒她……”“啊~妈妈真是个大懒虫,我都起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