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竞争就是服务的竞争。怎样把客户服务放在首位,最大限度为客户提供规范化、人性化的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是现代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正所谓“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掌握了职业技能,懂得职业礼仪规范,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让客户喜欢你,尊重你,信任你,这就是取胜之道。
在中国,在餐桌上解决问题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销售员在工作中,势必需要与客户一起用餐。那么,对于在餐桌上的礼仪你又了解多少呢?
首先是就餐地点的选择问题。虽然说“客随主便”,但在宴请客户时还是要征求一下客户的意见。如果是比较重要的客户,一定要在用餐前预定好包间,切不可带着客户在外排队等候,切不可在嘈杂的大堂吃饭,因为这样就没有办法在餐桌上进行交流。如果客户和你距离较远,最好选择客户所在地宴请客户,不妨请客户代为安排用餐地点。
在用餐过程中,自然也有很多礼仪值得注意。
就座和离席
(1)招待客人进餐时,必须判断上、下位的正确位置,以下的座位是上位:窗边的席位、里面的席位、能眺望美景的席位。
(2)安排座位时,请客户先入座,并且坐上位。
(3)应等客户坐定后,方可入座。
(4)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
(5)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座。
使用餐巾
销售靠嘴 订单靠“抢”
(1)餐巾主要防止弄脏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渍。
(2)必须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3)餐巾应摊开后,放在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入腰带,或挂在西装领口。
(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餐桌上的一般礼仪
(1)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2)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3)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夹取菜肴。
(4)必须小口进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未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5)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
(6)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系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冲凉。
(7)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就食物。食物带汁,不能匆忙送入口中,否则汤汁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
(8)切忌用手指剔牙,应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9)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怄气。万一不禁,应说声“对不起”。
(10)有事暂时离席,不能把筷子插在碗里,应将其轻放在筷架上。如吃到不洁或异味,不可吞入,应将入口食物,轻巧地用拇指和食指取出,放入盘中。倘发现尚未吃食,仍在盘中的菜肴有昆虫和碎石,不要大惊小怪,宜候侍者走近,轻声告知侍者更换。
(11)食毕,餐具务必摆放整齐,不可凌乱放置。餐巾亦应折好,放在桌上。
(12)宴请宾客,要主动付账。
(13)喝酒的量要由客户决定。不能一味地劝酒,要适可而止。
(14)在咀嚼食物或是喝茶喝汤时切忌发出很大的声响,勺子和筷子也不要叮当作响。
(15)一定不能在客户面前计算请客所花费的费用,要自行结账。
(16)在餐桌上,关掉手机或是把手机调到震动状态还是必要的。不要正吃到兴头上的时候,被一阵烦人的铃声打断。
上面讲的主要是中餐,对于西餐来讲还有许多特别的讲究,特别的规矩,如果你对此一无所知,难免贻笑大方。在希特勒举行的一次宴会上,一位外国使节按照在国内进西餐的习惯,用餐巾去揩拭刀叉,殊不知这种做法极不礼貌,仿佛是责备刀叉不干净。希特勒一见之下,立即命令侍者将全体客人的餐具一律重新换过,使那位使节窘迫难堪。如今西餐已经在生活中、生意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了解西餐的礼仪也是十分必要的。在西餐的餐桌上,除了要注意刚才提到的一些基本礼仪,还要注意一些用餐规矩。
(1)餐巾应铺在膝上。如果餐巾较大,应叠放在腿上;如果较小,可以全部打开。餐巾虽然也可以围在颈上或系在胸前,但显得不大方,所以最好不这样做。可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但绝不可用餐巾揩拭餐具。
(2)使用刀叉时,应右手用刀,左手用叉。只用叉时,可用右手拿。使用刀时,不要将刀刃向外。更不要用刀送食物入口。切肉应避免刀切在瓷盘上发出响声。吃面条时,可以用叉卷起来吃,不要挑。中途放下刀叉,应将刀叉呈“八”字形分别放在盘子上。如果把刀叉放在一起,表示用餐完毕。
(3)取面包应该用手去拿,然后放在旁边的小碟中或大盘的边沿上,绝不要用叉子去叉面包。取黄油应用黄油刀,而不要用个人的刀子。黄油取出要放在旁边的小碟里,不要直接往面包上抹。不要用刀切面包,也不要把整片面包涂上黄油,而应该一次扯下一小块,吃一块涂一块。
(4)吃色拉时只能用叉子。应用右手拿叉,叉尖朝上。如果上色拉的同时也上了面包、饼干的话,可以用左手拿一小块面包或饼干,帮着把色拉推上叉子。
(5)吃鱼时可以用左手拿着面包,右手拿着刀子,把刺拨开。已经入口的肉骨或鱼刺,不要直接吐入盘中,而要用叉接住后轻轻放入盘中,或者尽可能不引人注意地用手取出,放在盘子的边沿上,不能扔在桌上或地下。水果核也应先吐在手心里,再放入盘中。
(6)要喝水时,应把口中的食物先咽下去。不要用水冲嘴里的食物。用玻璃杯喝水时,要注意先擦去嘴上的油渍,以免弄脏杯子。
(7)进餐时不要将碗碟端起来。喝汤可以将盘子倾斜,然后用汤匙取食。喝茶或喝咖啡不要把汤匙放在杯子里。
(8)进餐时,始终保持沉默是不礼貌的。但是在咀嚼食物时不要讲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应咽下口中食物后再回答。谈话时可以不放下刀叉,但不可拿着刀叉在空中摇晃。
(9)在餐桌上,一般的食物都应用刀叉去取。只有芹菜、小萝卜、青果、水果、干点心、干果、糖果、炸土豆片、玉米、田鸡腿和面包等可以用手拿着吃。
(10)用餐时,应待客户吃完一道菜后,再换下一道菜。吃饭速度不可太快,以免使客户感到不安。
值得一提的还有餐桌上的吸烟礼仪。有些人一入座就开始抽烟,这是违反用餐礼仪的。正式的座席上虽然放置有烟灰缸,但大都是放在手无法拿到的地方,这意味着“抽烟请等到用餐后”。抽烟最好在用餐后等到饮用咖啡时。在餐厅也是一样的,可以抽烟的时候应是在用完甜点,饮用咖啡的时候。但是你是否可以吸烟还要取决于客户的偏好,如果客户不吸烟,那么你最好不要吸烟。如果知道客户也吸烟,并且客户已经表达出吸烟的意愿,你可以主动给客户递烟。
著名传播学家布·吉尼教授提出了三“A”原则:
一是ACCEPT,要接纳对方,有容纳意识。容纳意识要求我们尊重差异,容纳个性,容纳对方的缺点,谅解对方的一般过错。二是APPRECIATE,重视对方,实际是欣赏对方。怎么欣赏,比如与人交往要善于使用尊称。对有行政职务的人要称行政职务,即使他是你的老朋友,在正规的场合也要称其行政职务,因为对方是代表单位,有决策权。也可称技术职称,就高不就低,王教授,一般不说王副教授。重视对方还表现在记住对方,每人都认为是独一无二,名字不能说错。三是ADMIRE,赞美对方。发现别人的长处是美德,恰到好处地赞美对方,是相处之道。
从这与人交往的原则来看,只有举止大方,着装得体,懂得礼仪的人才会更受欢迎,才更能在应酬中立足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