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0600000038

第38章 衣食住行(2)

肚兜也叫“肚腰”,是关中和陕北传统的贴身服饰。它由明清时期的一种内衣抹胸演变而成,不分男女均可穿着。成年人肚兜贴身不外露,小孩在热天露在外面显得天真烂漫。

肚兜的形状像背心的前襟,一般为菱形,只有前片,后背袒露,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肚兜的材质以棉、丝绸居多。系束用的带子并不局限于绳,富贵之家多用金链,中等之家多用银链、铜链,小家碧玉则用红色丝绢。

肚兜的实用价值是避免肚子着凉。人的肚子,特别是肚脐四周很容易受风着凉感寒肚疼拉肚子的,是人体致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肚子,尤其是对肚脐的保护特别重视。

一般在婴儿尚未出生前,家人就早准备了又细又柔软的布料,为婴儿做好几件小肚兜。这也是原始而又朴素的防风寒的最好办法。我国潮汕人习惯从小孩到中年、直至老年人都系着肚兜。

成年人的肚兜是用布料做成夹层带有口袋的半月形的肚兜。肚兜的袋子可以装上东西,如手帕之类的日用品。大多成年人用来装上银元、铜镭等钱物,当作贴身钱袋,走起路来发了微微的“叮吟”声;小孩却用来装上心爱的小玩物,挤得肚子鼓鼓囊囊的。

小孩肚兜的外面用料多为红布,成人多为黑布,里子多用白布。向外的面料上绣有五颜六色的各种图案,如小孩肚兜上绣有虎头像、“五毒”图案,大人以此寄托孩子健康成长。新婚夫妇肚兜上绣有鸳鸯戏水,象征夫妻恩爱。临潼地区肚兜图案多用蛤蟆,成为女娲氏后代子孙的护身符,同时是生殖崇拜的象征。在西府大荔、合阳地区,肚兜呈葫芦状。葫芦、南瓜曾是农耕先民的主食之一,加之多籽,象征多子多福。

秋冬时节所用的肚兜,通常为双层,内纳棉絮,以利于腹部的保暖;老年人所用的肚兜,有时还贮有姜桂、康香等药物的粉末,以防腹疾。

“石榴裙”

“拜倒在石榴裙下”是一句比喻男子对风流女性崇拜倾倒的俗语。这句俗语的产生与唐明皇和杨贵妃有关。

据说杨贵妃很喜欢石榴,为此,唐明皇在华清宫附近种了不少石榴供她观赏。唐明皇爱看杨贵妃酒后的醉态,常把贵妃灌醉以观赏她那妩媚之态。而石榴是可以醒酒的,故在观赏之后,唐明皇常剥石榴喂到杨贵妃口中。朝中大臣对此很是看不过去,对杨贵妃怨言日生,杨贵妃为此很不高兴。

一天,唐明皇邀群臣宴会,请杨贵妃弹曲助兴。杨贵妃在曲子奏到最精彩动听之时,故意把一根弦弄断,使曲子不能弹奏下去。唐明皇忙问是什么原因,杨贵妃乘机说,因为听曲的臣子对她不恭敬,司曲之神为她鸣不平,故把弦弄断了。唐明皇很相信她的话,于是降下旨意:以后无论将相大臣,凡见贵妃均须行跪拜礼,否则格杀不赦。从此,大臣们见到杨贵妃都诚惶诚恐地拜倒在地。

因为杨贵妃平日总喜欢穿绣有石榴的裙子,所以那些大臣私下都用“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话来开玩笑。

八大菜系

中国菜肴素有四大风味和八大菜系之说。四大风味是:鲁、川、粤、淮扬。八大菜系一般是指:鲁菜、川菜、湘菜、苏菜、浙菜、徽菜、粤菜和闽菜。

1.鲁菜

鲁菜即山东风味菜,调味极重、纯正醇浓,少有复杂的合成滋味,一菜一味,尽力体现原料的本味。其另一特征是面食品种极多,小麦、玉米、甘薯、黄豆、高粱、小米均可制成风味各异的面食,成为筵席名点。山东著名风味菜点有:炸山蝎、德州脱骨扒鸡、原壳扒鲍鱼、九转大肠、糖醋黄河鲤鱼等。

2.川菜

川菜即四川地方菜,主要特点在于味型多样,变化精妙。辣椒、胡椒、花椒等是主要调味品,不同的配比,化出了麻辣、酸辣等各种味型,无不厚实醇浓,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风味。其中最负盛名的菜肴有:干烧岩鲤、鱼香肉丝、怪味鸡、宫保鸡丁、粉蒸牛肉、麻婆豆腐、夫妻肺片、灯影牛肉、龙抄手等。

3.湘菜

湘菜即湖南菜,其制作精细,用料广泛,品种繁多,其特色是油多、色浓,讲究实惠。在品味上注重香酥、酸辣、软嫩。湘西菜擅长香酸辣,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湘菜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烹调技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著名菜点有:东安子鸡、腊味合蒸、冰糖湘莲、发丝牛百页、火宫殿臭豆腐、换心蛋等。

4.苏菜

苏菜即江苏地方风味菜,主要包括南京菜、苏锡菜和徐州菜等地方菜系。南京菜烹调擅长炖、焖、叉、烤,特别讲究七滋七味(即酸、甜、苦、辣、咸、香、臭;鲜、烂、酥、嫩、脆、浓、肥),善制鸭馔。苏锡菜注重保持原汁原味,花色精细,时令时鲜,甜咸适中,酥烂可口。徐州菜口味鲜咸适度,五味兼崇,注意“食疗、食补”作用。

5.浙菜

浙江菜具有色彩鲜明,味美滑嫩,脆软清爽,菜式小巧玲珑、清俊秀丽的特点。它以炖、炸、焖、蒸见长,重原汁原味。浙江点心中的团子、糕、羹、面点品种多,口味佳。名菜名点有龙井虾仁、西湖醋鱼、炸响铃、咸菜大汤黄鱼、冰糖甲鱼、蜜汁灌藕、嘉兴粽子、宁波汤团、湖州千张包子等。

6.徽菜

徽菜风味包括皖南、沿江、沿淮之地的菜点特色。皖南菜讲究火功,善烹野味,量大油重,朴素实惠,保持原汁原味;不少菜肴都是取用木炭小火炖、煨而成,汤清味醇,原锅上席,香气四溢。沿江菜以烹制河鲜、家畜见长,讲究刀工,注意色、形,善用糖调味,尤以烟熏菜肴别具一格。沿淮菜讲究咸中带辣,汤汁色浓口重,亦惯用香菜配色和调味。著名风味菜有:无为熏鸭、毛峰熏鲥鱼、石耳炖鸡、云雾肉、绿豆煎饼、蝴蝶面等。

7.闽菜

闽菜历来以选料精细,刀工严谨,讲究火候、调汤、佐料,和以味取胜而著称。其烹饪技艺,有四个鲜明的特征,一是采用细致入微的片、切、剞等刀法,使不同质地的原料,达到入味透彻的效果。故闽菜的刀工有“剞花如荔,切丝如发,片薄如纸”的美誉。

8.粤菜

粤菜选料广泛、新奇且尚新鲜,菜肴口味尚清淡,味别丰富,讲究清而不淡,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有“五滋”(香、松、软、肥、浓)、“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别。时令性强,夏秋讲清淡,冬春讲浓郁,有不少菜点具有独特风味。著名的菜点有:鸡烩蛇、龙虎斗、烤乳猪、东江盐焗鸡、白灼基围虾、烧鹅、蚝油牛肉、沙河粉等。

孔府宴

孔府是孔子诞生和其后人居住的地方,是典型的中国大家族居住地和中国古文化发祥地。孔府既举办过各种民间家宴,又宴迎过皇帝、钦差大臣,各种宴席无所不包,集中国宴席之大成。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的最高规范,宴饮是“礼”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孔府宴礼节周全,程式严谨,是古代宴席的典范。

孔府宴集全国各地之精华,汇鲁菜之大成,其特点是色、香、味、形、名、料等俱佳。孔府宴分三六九等,宴席讲究排场和华贵。

第一等是招待皇帝和钦差大臣的“满汉宴”,是满、汉国宴的规格。一席宴,光餐具就有404件。大部分是象形餐具,有些餐具的名就是菜名,而且每件餐具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盖,中层放菜,下层放热水。满汉宴要上菜196道,全是名菜佳肴,如满族的“全羊带烧烤”,汉族的驼蹄、熊掌、猴头、燕窝、鱼翅等。另外,还有全盒、火锅、汤壶等。

第二等是平时寿日、节日、婚丧、祭日和接待贵宾用的“鱼翅四大件”和“海参三大件”宴席。菜肴随宴席种类而定,什么席,首个大件就上什么;大件之后还要跟两个配伍的行件。

鱼翅四大件:开始先上八个盘(干果、鲜果各四),而后上第一个大件鱼翅,接着跟两个炒菜行件;第二个大件上鸭子大件,跟两个海味行件;第三个大件上鲑鱼大件,跟两个淡菜行件;第四个大件上甘甜大件,如苹果罐子,后跟两个行菜,如:冰糖银耳、糖炸鱼排。过一会儿,上两盘点心,一甜一咸。接着再上饭菜四个(四个瓷鼓子),如果上一品锅,可代替四个瓷鼓子。因为锅内有四样白松鸡、南煎丸子加油菜、栗子烧白菜、烧什锦鹅脖。在后四个素菜,紧跟四碟小菜,最后上面食。

海参三大件,也是先上八盘干鲜果,然后上海参大件,第二、三个大件是神仙鸭子、花篮鲑鱼(俗称季花鱼)或诗礼银杏。每个大件也要跟两个行菜,如粹活虾、炸熘鱼、三鲜汤等,饭菜仍是四个,如元宝肉、黄焖鸡等。如果是燕席四大件,就要有带烧烤的菜了。如烤鸭、烤猪、绣球鱼翅、珍珠海参、玉带虾仁等。在饭菜方面,秋天是菊花火锅,两火锅一荤一素,冬天是杂烩火锅、什锦火锅和一品锅。

孔府宴,是吸取了全国各地的烹调技艺而逐渐形成的,孔府的内眷多来自各地的官宦的大家闺秀,她们常从娘家带着厨师到孔府来。数百年来孔府宴不断翻新,流传至今。

近年挖掘又创新上市的孔府菜有一品海参、把儿鱼翅、霸王别姬、雪里闷炭、熊猫闹银杏、桂花金枣、虎卧尼山、玉笔虾仁、八仙过海闹罗汉、八宝花篮、福寿燕菜、孔门干肉、珍珠海参、鸡蓉干贝、鸳鸯鸭子、乌云托月、猴头扒鸡、雪中藏炭等。

山珍海味

山珍海味,是产自山野和海洋的名贵珍稀食品,是食物中的精品的部分。 人们历来把“山珍海味”视为美食,并把“山珍海味”分为八珍。

八珍,是中国饮食业对八种珍贵的烹饪原料及其制成的食品的称谓,历代有不同的内容。最早出现在周代,有“珍用八物”的说法。元代以后,山珍海味的内容逐渐以八珍的形式固定下来。明清以后,海味逐渐列入佳肴,出现了海八珍和山八珍。现代,人们又将山珍海味的海味原料分为上、中、下八珍。

“上八珍”:猩唇、驼峰、猴头(菇)、熊掌、燕窝、凫脯(野鸭)、鹿筋、黄唇胶(亦是干鱼鳔的一种)。“上八珍”又有说是:猩唇、燕窝、驼峰、熊掌、豹胎、鹿筋、蛤士蟆(雪蛤)、猴头(菇)。

“中八珍”:鱼翅、明骨(鲨鱼或鲟鱼脆骨)、龙鱼肠(北京称“鱼筋”)、大乌参、广肚(鳘鱼肚等)、鲍鱼,干贝(瑶柱)、鱼唇。“中八珍”又有说是:鱼翅、银耳(雪耳)、果子狸、花胶鱼肚、鲥鱼、蛤士蟆(雪蛤)、鱼唇、裙边(水鱼裙或山瑞裙)。

“下八珍”:海参、龙须菜(发菜)、大口蘑(蘑菇)、竹笙、赤鳞鱼、干贝(瑶柱)、蛎黄(鲜蚝)、乌鱼蛋。“下八珍”又有说是:川竹笋、竹笙、银耳(雪耳)、猴头(菇)、裙边(水鱼裙或山瑞裙)、鱼唇、乌鱼蛋(墨鱼卵)、果子狸。

除此之外,如鱼皮、鲍鱼、飞龙鱼等也属于名贵的山珍海味。

在过去很漫长的一个时期内,吃肉、天天吃肉是统治者和有钱人的专利,也是穷人们的梦想和企盼。所以过去山珍海味所指的食物多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上八珍,几乎都是以野生动物的一些含脂肪量高的东西作为烹饪原料。这些烹饪原料比较稀少,要取食就必须大量宰杀动物,从保护生态平衡角度来言已经不适应人们去享用了。

中八珍以海味为主,其营养成分甚高,资源比较丰富,很适合当代人的美食口味。不过果子狸身上带有一种病菌基因,已被国家纳入禁用食物。鱼翅含汞过高,也不宜食用。

下八珍以山野菌植物和优质深海水产品为烹饪原料,一直深受广大普通人的青睐。

中国人常以吃山珍海味来标榜自己的身份,其实,“山珍海味”无论其氨基酸含量构成比例,还是维生素、无机盐或微量元素等,都没有什么特别高的营养价值。例如燕窝,它是金丝燕由体内半鲜花物混合唾液胶结而成,其蛋白质含量不如同等质量的蟹肉;其脂肪含量也不如同等质量的肉类、大豆等。

此外,在加工干制过程中,山珍海味一般多经晾晒、焙干、脱水或腌制等工序,其间营养成分又不断遭到破坏。因此,盲目追求“山珍海味”是得不偿失的。

馒头

馒头是一种把面粉加水、糖等调匀,发酵后通过蒸笼蒸熟而成的食品,成品外形为半球形或长条。

明人郎瑛《七修类稿》记:“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自诸葛亮以馒头代替人头祭泸水之后,馒头刚开始就成为宴会祭享的陈设之用。晋束晰《饼赋》:“三春之初,阴阳交至,于时宴享,则馒头宜设。”春初是阴阳交泰之际,祭以馒头,为祷祝一年之风调雨顺。当初馒头都是带肉馅的,而且个儿很大。

晋以后,有一段时间,古人把馒头也称作“饼”。凡以面揉水作剂子,中间有馅的,都叫“饼”。《名义考》:“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即今馒头。”《集韵》:“馒头,饼也。”

唐以后,馒头的形态变小。宋时馒头成为食用的点心。馒头成为食用点心后,就不再是人头形态。因为其中有馅,于是就又称作“包子”。猪羊牛肉、鸡鸭鱼鹅、各种蔬菜都可作包子馅。同时仍然叫“馒头”。

唐宋后,有了无馅馒头。《燕翼诒谋灵》:“今俗屑面发酵,或有馅,或无馅,蒸食之者,都谓之馒头。”元无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有当时馒头的发酵方法。不管有馅无馅,馒头一直担负祭供之用。

至清代,馒头的称谓出现分野: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而南方则称有馅者为馒头,无馅者为“大包子”。清代扬州的小馒头很有名。

馒头的称谓,至今仍很混乱。如北方称无馅的为“馍”、“卷子”,也有称作“包子”的。南方称有焰的为“面兜子”、“汤包”等。

小笼包

小笼包又称灌汤包子,顾名思义,其讲究的就是那一口包着的汤汁。小笼包的制作要点是皮薄、馅鲜、汤浓。

灌汤包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年前的北宋时期。北宋时期,在都城东京汴梁,出现了在历史上享有“东京第一美食”之称的灌汤包子,当时它叫“玉楼梅花包子”或“灌浆馒头”,包子中的汤汁滋味奇绝,令食客食而不忘,频频回味。

到了清代,扬州地方的灌汤包子非常出名。清嘉庆年间,甘泉(扬州)人林兰痴的《邗上三百吟》中有一首描述“灌汤肉包”的诗将灌汤包子的制作过程说得很清楚:“春秋冬日,肉汤易凝。以凝者灌于罗磨细面之中,以为包子,蒸熟则汤融而不泄。扬州茶肆,多以此擅长。”接着,林兰痴还赋诗一首:“到口难吞味易尝,团团一个最包藏。外强不必中干鄙,执热须防手探烫。”诗虽一般,倒也把汤包内藏热汤、“到口难吞”、容易烫手的特点写出来了。

历史发展到今天,汤包的制作技术当然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品种也有增加。自从有了电冰箱,汤包可以一年四季制作,再也不必依靠“春秋冬日”的低气温来使“肉汤”凝固制成馅心了。

从地域上区分,小笼包可分为南北两大派别。在北方,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天津的“狗不理”,其馅料、造型都独成一派,据说还得到过“老佛爷”慈禧太后的称赞。除此之外,比较有特色的应属开封的灌汤小笼包。它秉承了有“东京第一美食”之称灌汤包子的许多优点,其用料考究、制作精细,“静观似菊花,夹起像灯笼,吃起满口香”。开封灌汤小笼包在原来单一口味的基础上,创制出了多种口味,形成了其最具特色的什锦包子宴。在南方,小笼包各地也略有不同。广东的“水晶包”,晶莹如玉;上海的“白玉兰”,形状较大,肉嫩汤浓;镇江的小笼包,面皮薄的能看得见里面的馅料;扬州的小笼包,皮薄如纸,品种丰富。

吃灌汤包的过程是很有意思的,需要一点“技术”才行。开封人吃灌汤包的口诀是:“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细细嚼,满口香”。就是说,包子端上来,热气腾腾,软软地塌在小笼里,你要用筷子轻轻的夹住包子中间的部分往上提,包子即由扁变圆,即所谓的“端上来像菊花,提起来像灯笼”。然后轻轻的在包子的边缘咬开一个小口,嘴唇在舌头的帮助下将其中的鲜美汤汁一饮而尽,尔后再品尝包子的美味。

窝窝头

同类推荐
  • 脉-我对山姆的回应

    脉-我对山姆的回应

    本书以作者和美国教授山姆谈话的表现形式和生动的史实,介绍中华民族文化十大特征:以和为魂、以德为本、和平主义、爱国主义等等。
  • 《说文》会意字研究

    《说文》会意字研究

    本书在继承前人对《说文》会意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会意字的性质、来源以及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对会意表词和义界表词关系的研究,并借由《说文》会意字取象-表词模式与辞书义界模式的比较,首次提出“会意字的取象表词要以对词义的义界为中介”的论断,并揭示意义的承载形式由义界语言向会意文字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特点;本书还通过穷尽性统计,归纳出本义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会意字的取象—表词模式,同时,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分析各取象-表词模式形成的原因以及由此显示的汉民族的认知思维特点。此外,本书还提出了《说文》会意字研究对促进汉字教学的几点建议。
  • 兰州历史文化:表演艺术

    兰州历史文化:表演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开宗立派写春秋、艺坛舵手朱怡堂、耿忠义与耿家脸谱、话剧奏响时代强音、《在康布尔草原上》、兰州舞台变奏曲等。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本书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形成发展,赞颂了犹太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美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生活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热门推荐
  • 欢喜冤家:坏坏大小姐

    欢喜冤家:坏坏大小姐

    她胆大似虎,初入江湖敢去逗采花盗玩;她胆小如鼠,一大群仰慕的人围上来,脸白了,手软了,浑身冒冷汗。不凭武功,照样横行江湖——少侠叫哥哥,美女叫姐姐,顺带奉上可心小礼物,玉大小姐处处有人护着,宠着,就算恶魔当头,就算茶里有毒,全是小case。跟着少侠查案,养眼,外带有人付账。一个人单独在外,她娘的面子很好使。偶尔伤心难过,必得一熊抱,十二时辰温柔加体贴的看护。这个江湖,除了她娘时不时来“嗡”几声,挺好玩的!
  • 鸿蒙杀尊

    鸿蒙杀尊

    生命如此脆弱,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说白了,无非是为了好好活着,生命的尽头又是什么,未知的修真世界,绚烂多姿的珍宝法术,各种各样的灵兽,且看一个籍籍无名的少年,如何笑傲苍穹,执掌轮回,坐拥天下美女。
  • 血色肩章之褪色的绿

    血色肩章之褪色的绿

    .......我们下一步要做得是,将卸下来的军衔,臂章,胸章,以及现在身上穿着的常服交到司务长的办公室,然后换上退伍服,度过最后两天的部队生活。我们穿着没有军衔的军装,以方队的形式,齐步走回各自的中队;没有了鲜红肩章的我们,看上去像是排队搬树叶的蚂蚁,我们穿着的黑色三尖头(皮鞋),像是蚂蚁一样,而我们身上纯绿色的衣服,就是蚂蚁身上的树叶;队伍排了好远,井然有序的,齐步走着,并撕心裂肺的喊着口号:“1!2!3!4!”回声在寂静的支队大院中,显得那样刺耳,但更刺痛了我们的心。两天后,我带着不舍,脸上挂着泪,在战友的送别下,上了开往车站的大巴;支队的大院因为老兵复原,显得那样的空荡、寂静,只有零星的几个士兵,在拿着扫把扫柏油路上枯黄的树叶。我突然感觉自己就是这些叶子中的一员,因为服兵役年限已到,不得不退伍,就像叶子枯萎,不得不掉落;留在树上的,是那些对主杆不舍的叶子,它们仍是绿色,仍吸取着树汁、营养,就像留下继续服役的军人,仍穿着绿色的军装;我不知道用何种心情表达我成为了地下的叶子,但我知道,即便我走出军营,但我的叶脉,仍会是那样的清晰......
  • 岛

    2006年英国第一畅销书,超越《达·芬奇密码》《追风筝的人》《哈利·波特6》。多年来,阿丽克西斯发觉母亲总是过分守护着自己的过去,不仅掩埋了自己的根,还把上面的泥土踩得结结实实。阿丽克西斯决定打开母亲尘封的过去。她来到爱琴海的布拉卡,登上一座叫斯皮纳龙格的荒凉小岛。这是一处禁地,一处令布拉卡、爱琴海,甚至整个欧洲都谈虎色变的禁地,更是母亲的禁地。禁地打开,一个融合爱恨纠葛的凄凉故事怆然铺展,一曲令整个欧洲潸然泪下的生死悲欢徐徐打开……
  • 唐阙

    唐阙

    “阙”者,“残”也。大唐煌煌之威,衰于安史,困于藩镇;宪宗皇帝说:“见贞观、开元故事,竦慕不能释卷。”于是奋起,欲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阙”者,“宫”也。永贞内禅,顺宗暴毙;宫门喋血,宰相横死;拜迎佛骨,潮州流放。欧阳修说:“及其晚节,信用非人,不终其业,而身罹不测之祸,则尤甚于德宗。”“阙”者,“缺”也。“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遁去其一者,为“阙”。一个原本淹没于历史长河中无足轻重的人,因为烟霞道人的寻访,终出于尘世,走上历史舞台。话说那是元和二年冬天,武元衡赴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本书非穿越,只道历史悠悠,如花树横江,零落于水。偶有一籽不溺,或将另有森林。
  • 走的路

    走的路

    成书十八岁,头发慵懒的贴在头上,细细软软的。一不小心进入他深邃的眸子,无声无息深陷泥泞,不能自拔。
  • 韶华作嫁

    韶华作嫁

    时光穿梭,她梦回千年。遇上一个盲眼公子,仪表堂堂,就是看不见。她成了一个卖鱼妹,五官端正,就是缺心眼。谁的韶华,另作他嫁?
  • 变身万域女帝

    变身万域女帝

    (友情提示:变身情节,不喜勿入)前世妄为男儿身,今生以女破苍穹。重生为女,吾欲为王。诸天万域,唯吾称帝。企鹅群欢迎加入禁地:291423732
  • 隂陽

    隂陽

    各种领域都涉及阴阳,医学也讲究阴阳平衡,既然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阳!那有人界阳间为何就没有与之对立的阴曹地府?有众人为之膜拜的满天神佛,为何没有牛头马面地狱十八层?举头三尺有神明,为何身后便没有孤魂野鬼常相随?
  • 欺天志

    欺天志

    远古时代,烽烟四起,是什么让众生大打出手?是什么让神灵隐匿?历史的谜案,难测的结局,无人知晓的秘辛......这个世界,有凶猛的神兽,奇异的草木,骇人的天地异象,婀娜多姿的女子,尔虞我诈的红尘......一少年偶得机缘,自众多修士中脱颖而出,踏上寻找远古成神之秘的道路,以自己的力量通晓天地!新书求收藏,求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