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10句名言,饱含智慧,终身受益!
《易经》,是群经之首,是中华文化智慧的源泉,可以说,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易经》所讲的道理。下面挑选其中的十句名言,一起向古圣先贤学习。
一、“利”者,义之和也。——《易经.文言传》
点评:《易经》中经常提到元、亨、利、贞,“利”是什么?就是无数道义在不断积累后的结果,也就是善有善报的道理。
二、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易经.系辞传下》
点评:征兆,是任何事物发生细微变化的前兆,是发生吉祥或者灾祸现象的先兆显现。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前因后果,都有它的征兆,只要用心观察,便可发现。

三、几事不密则害成。——《易经.系辞传上》
点评:如果不能守口如瓶,把机密的事情泄露出去,那么就会招来祸害,导致失败。
四、变通者,趋时者也。——《易经.系辞传下》
点评: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为人处世,要懂得灵活变通,要懂得顺应时局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
五、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易经.系辞传上》
点评:道可道,非常道。一个人想说的话,是不能用文字完全精确地表达出来的;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也不是用言语能够精确表达出来的。

六、人道恶盈而好谦。——《易经.彖传上.谦》
点评:满招损,谦受益。为人之道,最令人讨厌的是骄傲自满,最让人喜欢的是谦虚处下。
七、君子以远小人,不恶不严。——《易经.象传下》
点评:小人的特点,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所以君子对待小人,就要尽量避开,不用对他们恶言厉色,也会显现出威严庄重之状,使人敬畏。
八、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经.系辞传上》
点评:上天所帮助的,是那些能够顺应自然大道的人;世人所帮助的人,是那些恪守诚信的人。

九、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易经.文言传》
点评:君子上达,以提高品德修养为人生目标,但并不好高骛远,他们会把修行落实在每天的言行举止上,砥砺心性,立身修德。
十、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易经.文言传》
点评:世间万事万物,有生就有灭,有成功就有失败,这是自然规律。但很多人没有远见,就只知道存在,却不知道消亡;只知道成功,却不知道失败。
轻轻松松读《老子》(五)
《老子》第五章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译文:天地无心仁慈,无有偏爱,它对待万物就像人们对待草扎成的狗一样,将万物的生与死都视为一个自然的过程。圣人法天地自然之道,治国理民,没有偏爱,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刍狗一样,不分薄厚,一视同仁。秋雨堂2023-07-29 17:24:34
0000【古本難經闡注】(丁錦)
古本難經闡注作者:丁錦四卷(後又有二卷本、一卷本,内容均同)。清·丁錦注。初刊于1738年。丁氏稱曾獲見《難經》古本,其排列次序及文字均與通行本有一定出入。故據此本并參考其他刊本予以校訂、注釋,注文主要參閱《内經》等書以發《難經》之蘊義,書中頗多個人獨到見解,并對某些病證提出方治意見。序古本難經闡注目錄古本難經闡注概述古本難經闡注序古本難經闡注叙古本難經闡注凡例正文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出自冯道《天道》。原句为: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意思是:只要把握现在,做好当下的事情,不要管将来会怎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不要过分关注未来的结果。千落20232024-02-10 11:06:30
0000《资治通鉴》266:平时权力抓得太紧,放的时候可能就越糊涂
紫网2023-10-14 08:28:220000心理漫谈《道德经》第57章:大道至简,道即正奇,无为自化,好静自正
紫网2023-10-14 14:26: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