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聪明人,从不活在别人眼里

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事
《庄子》里有个叫士成绮的人,自认学识渊博,听到时人常常夸赞老子的智慧,于是跋山涉水,来拜访老子。
到了老子的住处之后,却发现老子家里乱七八糟,像个老鼠洞一样。
于是他愤愤然地说:“别人都说您是有超凡智慧的圣人,我慕名而来,却发现你跟老鼠差不多”。
老子就像没听到一样,完全没有反应。士成绮只好走了。
第二天,士成绮觉得自己昨天做得有些过分,于是来找老子道歉。
谁知道老子对他说:“我如果有获得大道的实质,你骂我是猪、狗、老鼠又有什么关系,我还是我。”
你说什么,是你说什么,并不能影响我,也不能改变我。
庄子有句名言:“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一个人,全社会的人都称赞他,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勤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
他就是他,所有的荣辱是非,在他眼里都是身外之物,这样的人才能守住内心的安宁。
人生在世,我们是活给自己看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别人怎么看我们,是别人的事,安心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修行。
专注自己,才能更优秀
庄子在《田子方》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宋元君打算画些东西,于是召集全国的画师,画师们来了之后,无不毕恭毕敬,行礼作揖之后安安静静地站在一边。
只有一个画师迟到了,行礼作揖之后,慢慢悠悠地走进画室,解开衣襟,坦露上身,盘腿坐下,不顾及别人的目光,自顾自地调墨。
宋元君看到之后,选择让他为自己作画。
《世说新语》里,郗鉴和王导都是朝廷大员,郗鉴有个女儿到了出嫁的年龄,于是想在王家挑选一个女婿。他派了一个使者前去,考察王家的公子。
使者回来禀报郗鉴说:王家几位公子都是可取的人才,他们听说太傅派人来选女婿,个个表现得庄重沉稳。
只有一位公子露着肚子躺在东厢房的床上,好像没有听说这件事一样。打听那人是谁,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他了。
宋元君选择了不拘小节的画师,郗鉴也选择了不拘形迹的王羲之,因为他们不循规蹈矩,不会因为别人的目光而轻易改变自己。
俗话说:有本事的,一般都有脾气。这个脾气,就是他们的真性情。
一个人唯有真性情,才能有所成就。
太在意别人的想法,就会有所顾忌,心思就不能完全投入。不在意别人目光的人,做事的时候不会分心,往往更专注,更投入,成就自然也就有了高下。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修行
惠子是庄子的好友,也是辩论的对手。
有一次,惠子对庄子说,有一颗大树,树干歪七扭八,还有很多疙瘩,完全不能用来建造房屋,这种树大而无用,生长在路边,木匠也不会多看他一眼。
庄子说,这样一棵树,它虽然不会有什么用处,但是同样的,他也不会遭到砍伐,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伤害他,他可以自由自在地生长,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楚国的大王听说庄子很有才,派两个人去聘请他为相,庄子说,和被供奉在庙堂之上的枯骨龟甲相比,自己更愿意在烂泥里摇尾巴。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修行,各有各的活法。
一个人真正的智慧,是用积极的心态,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
不为功名富贵,不为和别人攀比。
别人怎么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持活出自己。
按照自己的意愿,洒脱而又真实的一生,才不算白活。
慢即是快——【轻煮●细品●生命】【12】
轻著岁月细品茶,黄连树下诗酒花。【慢即是快】快即是慢,慢即是快。天天幻想着一日千里,而非追求日进一步;急切地追求短期之效应,而不顾长远之影响;急切地追求眼前之小利,而不顾长远之大益……此皆谓之急功近利。勿庸置疑,“欲速不达”,生命之规律;急功近利,成功之绊石。但问题是,即便人们知道了这一规律,依然我行我素,渴求速成,根源就在于人类之天性:恐惧、贪婪、自作聪明和急功近利……新用户97560OBk2023-07-28 10:01:17
0000与庄共舞——超然俯瞰方得道【《逍遥游》2】
未经审视之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原典】《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译文】紫网2023-10-14 13:08:170000四百八十卷永乐大典是永乐正本
永乐年间编辑的《永乐大典》共计11095册,分为22937卷约3.7亿字。这部巨作是我国古代所有文化类型发展的总和,是我国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代表中华文明所有巅峰成就的一个汇总。对于历史的功绩,是现在任何文字都无法表述的。我的艺术馆93662024-02-01 08:10:32
0000《资治通鉴》357:有一种病叫 “我看不上他”,得治!
花言大帅2023-07-28 13:50:03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