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珍在憩——【轻煮●细品●生命】【7】
轻著岁月细品茶,黄连树下诗酒花。

【殊珍在憩】

发大愿至等觉殊珍在憩。
这是出自渡江亭的一个独角联,饱含着浓浓的佛意。
其中,发大愿,是指发愿到达生命的彼岸;至等觉,是指成就正等正觉诸佛境界;殊珍在憩,强调最特殊之珍宝就是“憩”。
憩(qi),本意是憩息歇息。从造字来看,有舌有自有心,寓意是修行之重点是降伏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殊珍在憩,强调歇憩就是菩提证悟佛智的最可贵殊胜的心之法门。
芸芸众生,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人生就如同一场旅行。世人总是忙于奔赶目的地,往往忽略沿途之风景及看风景之心情。生命的列车行驶着,有富饶美丽之山川平原,有跌宕起伏之江海湖泊,也有污秽小沟;有白天之喧嚣热闹,亦有夜晚之寂静孤独;有成功后的开心喜悦,有失败后的沮丧无奈……这是生命的全部,我们可以选择的是接受和容纳。
贪得无厌,是人性之弱点。在这个“物欲横流、浮躁浅薄”大行其道的时代,芸芸众生的追求,往往是“永无止境”。想得到的太多,能得到的却是太少;人生之烦躁,其实就是两个落差,即理想和现实的落差,能力和理想的落差。心灵总是在忙忙碌碌的落差中四处奔波,疲惫不堪,透支着健康,透支着生命。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此句出自《华严经》,通俗而言就是人人本是佛,但因妄想分别而迷了,使智慧德相无法显现。若凡夫能彻底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立时便与佛无二,佛的智慧神通亦立时便得。

因此,在证悟的道路上,重要的不是外求,而是内观。于是,憩息,即关照自己的灵魂,就显得格外之关键。
在佛家看来,无论身口意哪一业,只要造作,便会有果报现前。所谓身业,身不履邪径,不染恶习,不任伤生,即不杀、不盗、不淫,则身业清静;所谓口业,口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则口业清静;所谓意业,不贪、不嗔、不痴,则意业清静。
三业之中,身业、口业皆从意业起,意业最为重要。故修行从勤修戒定慧三学下手。
一般而言,人包含了自然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物质性;心理属性是指心理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社会属性是指人从属于社会系统的一体性。人更为本质地表现为人的心理属性,人和其他物质的本质区别在于心理活动,人和人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个性。
人生之美丽,在于各有各的精彩。但无论如何,人只是宇宙之过客。纵然他人有万千之繁华,我愿意诗意地憩息。
林宗毛丨如隐堂本《洛阳伽蓝记》小考
注:本文发表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3年第5期,此为作者Word版,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林宗毛老师授权发布!如隐堂本《洛阳伽蓝记》小考林宗毛书目文献2024-02-14 17:07:49
0000我国古代三大奇书的动物图谱-(32)-【异兽穷奇】
摄影师:潘长宏2023年9月3日《黄帝内经》、《山海经》与《易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其中《山海经》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山海经》全书18篇,约3100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溱湖之恋2024-02-03 11:06:46
0000程杰│我国西瓜的来源与相关辽太祖西征等问题
注:本文发表于《美食研究》2022年第3期,原题作《我国西瓜的来源与相关辽太祖西征等问题——对杨富学先生批评意见的回应》。此为作者Word本,引用请以发表刊物为准。感谢程杰老师授权发布!我国西瓜的来源与相关辽太祖西征等问题程杰书目文献2023-07-29 08:28:21
0000《道德经》里最厉害的八种思维,道尽人生智慧 你可以不读完《道德经
《道德经》里最厉害的八种思维,道尽人生智慧。你可以不读完《道德经》但你不能不知道这八大顶级思维#道德经#老子#人知觉醒#道家文化#感悟人生紫网2023-10-15 15:00: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