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10句名言,至精至微,受益终生!
《中庸》,儒家四书五经之一,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说著,乃“孔门传授心法”,至精至微,本是《礼记》中的篇目,到了宋朝,朱熹将其单独提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一、天命之谓性
点评:一切宇宙万物,在其自然而然,没有经过任何人为造作的状态,就是天命。一切万物本自具足的,本来就有的,上天赋予的,就是“本性”,也可以称为“天性”、“自性”,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中的那个“性”。
二、率性之谓道
点评:遵循人的纯真本性,不失其纯真面目,率性而为,就是“道”。古人讲的“忠、孝、仁、义、礼、智、信”,都是从自性中流露出来的,都是符合“道”的。

三、修道之谓教
点评:因为被环境与诱惑所染,产生的习气障碍了我们自性的显现。对治这些习气的浸染,使我们能够遵道而行,回归自性的历程,就是教化。
四、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点评:道,就在我们自性之中,与我们的身心本为一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不论你承认不承认,你相信还是不相信,道从来都没有离开我们左右。如果道一会在,一会不在,那就不是道了。
五、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点评:正因为知道“道”无时无刻不在身边,所以君子才会常存敬畏之心,时刻谨慎警惕自己,在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不可以有丝毫的懈怠和放纵,令自己忘失正念。

六、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点评:君子明白万事万物皆出于自性,那些功名利禄,不过是微不足道的枝末而已,所以才能安于正道,率性而为。而小人不解中庸之道,费尽心机去损人利己,不知道“货悖而入,必悖而出”的道理。并且因此障碍具足智慧德能之自性的显现,实在是可悲可怜。所以古人说:“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
七、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点评:君子安于当下,行于中道,踏踏实实做好分内之事,不会羡慕那些本分以外的东西。
八、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点评:君子达则兼济天下,贫则独善其身。身处富贵的时候,就会想着如何救济贫苦;身处贫贱的时候,就会想着如何独善其身,守住本心和节操。

九、凡事豫则立,不预则废
点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凡做事之前,都应该有预定好的计划,不可以临时起意,草率行事,这样就比较容易成功了。如果事先没有准备,往往就会招致失败。
十、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点评:人不怕笨,就怕懒。所谓“勤能补拙”,功夫不负有心人。别人一学就会,我们不妨付出百倍的努力;别人用十倍的功夫能够学会,我们不妨用千倍的功夫去学。
春秋古易:大象无形,乾坤两卦如何读象
《易的逻辑——用春秋古法读易经》易理、易象、易辞,三者统一,逻辑严密,由巴蜀书社出版,明年面世。《道德经》“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与易学中的“乾坤无象”是一致的,《易经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道德经》不同版本有很多差异,如何选择?
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3年133天写作目的:帮助更多的人提升智慧市面上有传言:《道德经》有900余处改动,近200句意思大变。比如,《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中,有的版本是“大器晚成”,有的版本是“大器免成”,“晚”和“免”差了一个字,感觉意思完全不同了。有人会告诉你:“大器晚成”说明,只要你自强不息奋斗,哪怕起点晚了一些,还是会成功的。《资治通鉴》230:曹操膨胀了,损失有点大
学习内容:【原文华译】益州牧刘璋听说曹操攻克荆州,派遣别驾张松向曹操表示敬意。张松身材短小,为人放荡,但很有真知灼见。曹操当时已经平定荆州,赶走刘备,对张松很不重视。主簿杨修建议曹操给张松授以朝廷官职,曹操不接受。张松由此心怀怨恨,回去劝刘璋和曹操绝交,与刘备联盟。刘璋听从。紫网2023-10-13 15:54:420000《心经》虽短意味深——《心经》再读之【2】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大道至简。真实之事物,往往简单;虚假之事物,反是繁杂。真假乃辩证关系,如“阴中带阳,阳中有阴”。“智慧不可传”,自古有“传功不传诀”一说,古之圣贤苦修后得之精髓心得,无奈不可清晰示人,只得借助文字来隐晦表达,供有慧根之后人来感悟其中之玄妙。新用户97560OBk2024-02-16 15:10:5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