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读《老子》(78)

《老子》第78章 柔能克刚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译文:
天下最柔软的莫过于水了,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水,因而水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
弱能胜强,柔能克刚,天下没有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但就是没有人能这样去做。
所以有道的圣人说:能够承受国家的屈辱,才称得上是国家的君主;能为国家承担祸患的人,才配做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是在反说一样。
秋雨堂浅见:
本章以水为例,阐述弱能胜强、柔能克刚的道理,并由水性趋下甘居卑位来阐发“不争”的观念。
水表面上柔弱无力,但任何力量都抵挡不了它。大山上沟壑纵横,都是被水冲刷而形成,长江三峡坚硬的石壁,也是江水切割出来的,“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都在宣示着“柔弱胜刚强”这一真理。
就人体而言,肌肉是柔软的,却不会磨损,骨头是坚硬的,却常常折断;舌头是柔软的,能伴人终生,牙齿是坚硬的,却常常掉落。
鸿门宴上,刘邦在项羽面前俯首称臣,极力示弱,摆脱了困境,保全了性命,最终打败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项羽,夺得了天下。韩信虽身佩宝剑,却不与蛮横霸道的愚蠢屠夫作无谓的争斗,甘受胯下之辱,这绝不是懦弱,而是理智。
争强好胜是普遍的人性。有人在嘴头上争强,有人在体力上争强,有人在做事上争强。争得以后又如何呢?不过是给自己多树一敌,给自己的事业多设了一道障碍而已。天道是扶弱抑强的,损有余而补不足。黑社会组织常以强暴手段欺压平民百姓,老百姓多以忍气吞声保全自己,但那些暴徒不是在械斗中死伤,就是被法律镇压。因为他们违背了天道,法律和道德是对天道的捍卫和执行。
不争,处下,柔弱,是老子为人处世的一贯主张。只要不争,就没有人能和你争;身处下位就不会受到伤害;柔弱最终会胜过刚强。这不只是普通人的处世之道,也是国君的为王只道。作为一国之君,就要 甘于承受国家的屈辱,自觉承担国家的责任和灾难,这是君主应当具备的品德。所以,只有做到不以自己的荣辱为荣辱,为了国家不惜忍辱负重,这样才配称为一国之君。春秋末年勾践灭吴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老子的处世之道不是妥协和退让,也不是弱者的自我安慰,而是大智和大勇。当一个人明察天道,深谙人性,俯视天下万事万物的时候,什么好勇斗狠,什么家财万贯,什么位高权重,在圣人的眼里,神马都是浮云,唯有天道永存。
2023.3.28.
千古奇文《不足歌》 千古奇文《不足歌》到底有多牛呢?全文154个
千古奇文《不足歌》。千古奇文《不足歌》到底有多牛呢?全文154个字,那把人性的贪婪描述的可以说是淋漓尽到。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思娇娥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良田置得多广阔,出门又嫌少马骑。槽头扣了螺和马,恐无官职被人欺。七品县官还嫌小,又想朝中挂紫衣,一品当朝为宰相。还想山河夺帝基,心满意足为天子。mbc5432024-02-21 11:06:54
0000《资治通鉴》236:曹操这一段三个关键词:虚荣心、人口、迁徙
紫网2023-10-13 16:10:160000论语:微子去之(18-1)
本篇讲述不为社会所知、所容的仁人、逸民的高洁品德。孔子列举商纣王时期的微子、箕子、比干三位大臣,赞赏他们的仁德,树立起“仁”的标杆。紫网2023-10-14 17:35:5700002024年九省(七省)联考语文四大作文审题与写作指导
1、报考大学时选专业是关系到个人发展的决策。你想选择哪个专业?为什么这个专业对你重要?审题:材料中的关键词为“专业”“个人发展”。具体要求:写出你选择的专业以及这个专业哪些因素对你重要。因此这个作文题目强调了个人选择,人生规划,学生对个人成长发展的思考,亮点在于有“我”在场。写作要点可以从“个人兴趣,个人特长,自我价值与所选专业的关系来写。笔者认为不必过于拔高。老子、庄子、孔子三圣的跨时空三日对谈论道(详版)
紫网2023-10-15 14:38: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