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425

轻轻松松读《老子》(二十三)

秋雨堂秋雨堂2023-07-30 08:53:200

《老子》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译文:

治国者少颁布一些政策法令去干扰百姓,才符合自然规律。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这一切是谁在掌控呢? 是天地。作为超能的天地都不能使狂风暴雨持久,更何况人呢?

所以,做事以道为准则的人,他的行为就等同于道的行为;做事以德为准则的人,他的行为就等同于德在作为;做事倾向于失道又失德的人,他的行为肯定是失道又失德的。行为以道为规范的人,有道之士也会乐意结交他;行为以德为准则的人,有德之人也会乐意帮助他;行为失道失德之人,失道失德之事也会找上他,以同样的方式报复他。

秋雨堂浅见:

本章老子以天道喻治国之道和做人之道。

老子提倡无为而治,反对频繁地发布政令而扰民。中国的十年动乱就是因为政令频出,“指示”“通知”“号召”“决定”满天飞,稿得人心惶惶,社会动荡,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这就是违背了自然之道所带来的恶果

老子以狂风暴雨比喻暴政。狂风暴雨不能终朝终日,那么,统治者的暴政也不可能长久。中国历史上的秦、隋二朝都是因暴政而短命的实例。

西汉董仲舒说的“圣人学天”,也即是老子说的“从事于道”。老子以狂风暴雨不终朝终日而喻暴政不长久。也是“学天”,即通过对天地自然万物的观察、理解和领悟,归纳出为人处事的法则。这实际上也是“不言之教”、“无言之教”。老子强调“希言”、“不言”,落实到社会政治,即反对教令政令多施于民而使民不安。

老子同时以自然况喻人事,说明人的非常行为也是不能长久的。所以,人不能违背自然之“道”行事,只有效法自然之“道”、自然之“德”、万事万物万民才能各得其所,各得其养,各得其生。

农民根据节气的变化安排农事,依据植物的习性施肥浇水,商人根据市场的需求供销商品,工人根据机械的性能加工产品,这都是“自然之道”,是“同于道”的表现,如果有违于道,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老子这种以天道喻人道、以自然况人事的做法,具体来说,就是借助天地自然之道,从中引申出一种人文精神,即做人“道法自然”,理政“无为而治”。

文/靳义堂

2022.11.6.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