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442

轻轻松松读《老子》(33)

秋雨堂秋雨堂2023-07-30 09:10:440

《老子》第三十三章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

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了解自己的人是聪明的人。

能够战胜对手的人是有实力的人,能够克服自身的缺点战胜自己超越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

顽强坚持、努力行动的人才是有志向的人。

不失“道”这个根本,依道而行,才能长久。

身虽死而精神不亡的人才称得上长寿。

秋雨堂浅见:

老子本章主旨在于讲述修心修身之道。可谓句句都是格言警句,千百年来为无数仁人志士所验证。

知人者智。苏轼曾感叹:“人之难知,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古之成就大事者,都是有知人之智的人。周文王亲临潘溪请姜子牙出山,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都成就了一番伟业,留下了千古佳话。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可见老子所说的“自知者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就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项羽既不自知,也不知人,其败给刘邦就是必然的了。项羽的为人和结局也是老子的“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两句话的反面例证。他“力拔山兮气盖世”,极具胜人之力,却不能自胜,不能克服自己刚愎自用、沽名钓誉、优柔寡断、儿女情长的弱点,最终命断乌江,空令后人唏嘘慨叹。

老子反对自我膨胀,反对“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因为这些都是不“自知”和不“自胜”的表现。

《红楼梦》里的《好了歌》唱道:“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终生只恨聚无多,待到多时眼闭了。”贪求财货者,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终生都处于“聚无多”的遗憾之中,虽有家财万贯,也是一副贪婪的穷相。只有看淡世情,视功名财货为身外之物,知足知止,身虽贫困,但性体不亏,心静身泰,才是真正的富有。

强行者有志。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能坚持不懈,始终如一,逢千难能自强不息,遇万险仍顽强拼搏,这样才算有志。

“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当然也是做人处事的根本。无论是修身养性也罢,为人处世也罢,都不能离开这个根本。否则就不能长久。古往今来,背道而行者,身败名裂者有之,身死国灭者亦有之,不可不慎!

依道而行者,应天理,顺民情,心性纯朴,言行合义,或教化万民,或立德立言,或为国效忠,或为民造福,他们虽身死而精神永存,这才是真正的长寿之人。

谨记老子的这些教诲,无论是修身修心还是立功立言,都将大有裨益。

文/靳义堂

2022.11.21.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