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九章注
(本篇论用兵不能轻敌也。旧注以“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为文旨,误甚也。了解本文旨意,重要在“不敢”和“无敌”的诠释,也是本篇文眼。不敢,犹言不冒昧,谓不能鲁莽轻率而妄为。无敌,谓无视敌人,犹轻敌。如此则上下文义一贯,清晰了然。)
[通行王弼本]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扔无敌”,敦煌、严、傅、顾、遂州、吴等诸本作“仍无敌”,在“执无兵”后。考之帛书,则王弼本语序传抄有误也。扔,《集韵》《韵会》如蒸切,读若仍。仍,《尔雅·释诂》乃也。)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几,察也,昭著之义。)故抗兵相加,(抗,《广韵》举也。王弼云:“加,当也。”)哀者胜矣。
[帛书]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敢,冒昧之辞。不敢,犹言不冒昧,谓不能鲁莽轻率而妄为也。主,守也。以逸待劳、本土防御的一方为主。客,自外至者皆曰客。劳师袭远、越境进攻的一方为客。而,犹与也。《诗经·大雅·桑柔》:“子豈不知而作。”无论为主还是为客,我皆不能鲁莽轻率而妄为也。)不敢进寸而芮尺。”(芮通内。《诗经·大雅》:“芮鞫之即。”笺云:“芮之言内也。”以国而言,进则出兵,内则退兵。无论进兵一寸还是退兵一尺,我皆不能鲁莽轻率而妄为也。)是谓行无行,襄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无敌,谓无视敌人,犹轻敌。《商君书·战法》:“其过失,无敌深入,偕险绝塞,民倦且饥渴,而复遇疾,此其道也。”蒋礼鸿云:“无当读若慢。无属轻唇音微纽,慢属重唇音明纽,古音微纽归明也。《广雅》:'曼,无也。’曼可训无,则无可训慢矣。《韩非子·诡使篇》:'威利所以行令也;而无利轻威者世谓之重。’无利轻威即慢利轻威,无敌深入即慢敌深入也。”敦煌、遂州本作“侮”是也。王弼云:“言无有与之抗也。”其言大误。襄,《史記·谥法解》甲冑有劳曰襄。臂,《释名》裨也。徐锴曰:若衣之接益也。因此:行无行者,轻率行动也。襄无臂者,不穿甲冑也。执无兵者,不执兵器也。此皆轻慢敌人之表现也。)𢢸莫大于无适,(𢢸,即祸。适,与敌同。《礼记·燕义》:“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适之义也。” 祸莫大于轻敌也。)无适斤亡吾宝矣。(宝,重也。国之所重民也,师之所重兵也。吾宝,指兵卒。斤,明也,显然之谓。轻敌显然会亡失我士卒也。)故称兵相若,(称,举也。)哀者胜矣。(哀,爱也。《吕氏春秋》:“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士。” 哀者胜,指爱护士卒得士卒之心者胜。以士卒生命为重,自然不能轻敌也。)
《道德经》五句话,治愈你所有的迷惘
《道德经》是古代先贤老子智慧的结晶,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许多人奉行的处世指南。老子所阐述的智慧,对世态人情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思索,能让你在为人处世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方法,助力你在事业和生活中,每天都有点滴进步、行稳致远。《道德经》中这5句经典的话,可谓醍醐灌顶,读懂之人豁然开朗、不再迷惘。0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紫网2023-10-15 08:13:170000庄子:聪明人,从不活在别人眼里
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事《庄子》里有个叫士成绮的人,自认学识渊博,听到时人常常夸赞老子的智慧,于是跋山涉水,来拜访老子。到了老子的住处之后,却发现老子家里乱七八糟,像个老鼠洞一样。于是他愤愤然地说:“别人都说您是有超凡智慧的圣人,我慕名而来,却发现你跟老鼠差不多”。老子就像没听到一样,完全没有反应。士成绮只好走了。第二天,士成绮觉得自己昨天做得有些过分,于是来找老子道歉。儒风大家2023-07-28 17:25:34
0000《资治通鉴》233:曹操的自白书
学习内容:曹操的自白书【原文】十二月己亥,操下令曰:“孤始举孝廉,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世人之所凡愚,欲好作政教以立名誉,故在济南,除残去秽,平心选举。以是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乡里。时年纪尚少,乃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为二十年规,待天下清乃出仕耳。然不能得如意,征为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使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紫网2023-10-13 16:21: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