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五律《公安送李二十九弟晋肃…》读记
杜甫五律《公安送李二十九弟晋肃…》读记
(小河西)
公安送李二十九弟晋肃入蜀余下沔鄂
正解柴桑缆,仍看蜀道行。樯乌相背发,塞雁一行鸣。
南纪连铜柱,西江接锦城。凭将百钱卜,飘泊问君平。
这首诗作于大历三年(768),时杜甫居江陵府公安县。“李二十九弟晋肃”即李晋肃。【《旧唐书-李贺传》:“李贺,字长吉,宗室郑王之后。父名晋肃。以是不应进士。韩愈为之作《讳辨》,贺竟不就试。手笔敏捷,尤长于歌篇。”李晋肃是郑王元懿之后,杜甫是舒王元名外孙之外孙。二人为表兄弟。】“沔鄂”:沔州与鄂州。【《元和郡县图志》卷27:“沔州,汉阳。上。…武德四年,分沔阳郡于汉阳县置沔州及县。”《旧唐书-地理志》:“鄂州,上。…天宝元年,改为江夏郡。乾元元年,复为鄂州。”】
柴桑:《元和郡县图志》卷28:“江州,浔阳。上。…浔阳县,紧。郭下。…柴桑故城,在县西南二十里。”
樯乌:桅杆上的乌形风向仪。《广陵岸送北使》(陈-阴铿):“亭嘶背枥马,樯啭向风乌。”《登舟将适汉阳》(杜甫):“塞雁与时集,樯乌终岁飞。”
南纪:指南方。《四月》(周-诗经):“滔滔江汉,南国之纪。”《新唐书-天文志》卷31:“北纪山河之曲为晋、代,南纪山河之曲为巴、蜀,皆负险用武之国也。”《王侍中为南蛮校尉诏》(梁-江淹):“赞政南纪,播惠西夏。”《后苦寒行》(杜甫):“南纪巫庐瘴不绝,太古以来无尺雪。”
铜柱:铜柱标,东汉马援所立,为汉之极界。详见《杜甫七律<诸将五首其四>读记》。《诸将五首其四》(杜甫):“回首扶桑铜柱标,冥冥氛祲未全销。”
百钱卜、问君平:典“君平卖卜”。《汉书-王贡两龚鲍列传》卷72:“蜀有严君平。…君平卜筮于成都韨(fú)。…裁(才)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严君平卜肆》(唐-岑参):“君平曾卖卜,卜肆芜已久。至今杖头钱,时时地上有。”《清明二首》(唐-杜甫):“虚沾周举为寒食,实借严君卖卜钱。”《游子》(杜甫):“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
大意:正要乘船出发到江州,仍想看看您的蜀道之行。咱们的船帆相背出发,塞北的大雁排行南飞齐鸣。俺去的南方连着汉朝立下的铜柱,西来的大江接着西蜀的锦城。何时才能结束兄弟漂泊分散?请到成都问问占卜的君平。
这首诗前二联交代背景。俺正打算出发“柴桑”,回头看兄弟蜀道之行。兄弟船帆相背发,而大雁却排行飞鸣。(“雁行”喻兄弟。)后二联感叹。俺去的南方连着边界铜柱,你去的西江接着西川锦城。(相距遥远。)咱兄弟为啥还在漂泊分离?去问问在成都占卜的君平。(杜甫此时是要去沔鄂、柴桑,还是去铜柱呢?铜柱应在衡州以远。)
杜甫五律《上白帝城》读记
杜甫五律《上白帝城》读记(小河西)上白帝城城峻随天壁,楼高更女墙。江流思夏后,风至忆襄王。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公孙初恃险,跃马意何长?此诗作于永泰二年(766),时杜甫刚到夔州。蜀中的崔旰之乱还没平息。城峻随天壁,楼高更女墙。江流思夏后,风至忆襄王。陶渊明:一生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反复纠结,最终顿悟,当官不如种田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大诗人,一生不肯不为五斗米折腰,多次出仕,又多次辞官,躬耕于南山,自食其力长达二十余年,成就一段佳话,后世官员只要不如意就学陶渊明辞官,美名其曰“归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世人或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细细探寻陶渊明一生的经历,你会发现陶渊明隐居其实是无奈之举,这也是他这一生的宿命。紫网2023-10-14 18:05:580000王安石46岁在南京写下一首豪放词,气势不输苏轼《念奴娇》,最后三句堪称千古绝唱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诗经中的这首《黍离》是思乡怀人的开山之作,以思乡怀人为主题的作品堪称中国文学长廊中并蒂花开的两大传统主题。自诗经时代的《黍离》开启怀古诗的先河以来,历代文人学士创作了大量怀古作品,为我国的文学长河激扬起朵朵惊艳的浪花。小话诗词2024-02-09 15:10:23
0000大暑诗词||苍狗浮云遮暑夜,吴牛喘月臥闲庭。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大暑二十四节气大暑诗词大暑作者/黄叶树大暑黄莺鸣,晴天云朵白。潮花欲语声,锁柳含情脉。岭后围柔桑,村前泛小麦。新洲龙口归,西塞远方客。伏天农家作者/老鬼三伏酷热天,大汗浸薄衫。浇水高粱地,施肥玉薯田。骄阳如炭火,沃土似烧煎。致富农家喜,粮丰社稷安。大暑节气大暑作者/金永波仲夏园中草木森,窗前树下众人临。诗摘词选2023-08-06 18:08:4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