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017:老年人的风险偏好加大,年轻人就得遭殃

(*本篇笔记最早写于2022年02月13日)
学习内容:卷第六 、秦纪一 (公元前255年——公元前228年,共28年)
主要的历史事件:
荀况论道
吕不韦任相国
东周灭亡
嬴政继位
李牧大破匈奴
嬴政诛杀嫪毐
春申君之死
李斯《谏逐客书》
吕不韦之死
韩非之死
【学以致用】
01,吕不韦与嬴异人(秦始皇他老爸)
奇货可居,这是要有超高的政治眼光的。
大企业家一定也是有大政治家的思维。小企业或许还在为生存奔波,涉及不到这一块,得先搞搞股权激励,把公司做成了小巨头再说。
《资治通鉴》里面讲,吕不韦送了一个怀孕的美人给嬴异人,然后生下了嬴政,说这个娃子足足怀胎12个月。
估计很大可能就是秦国的实力,与后来的暴政让人印象深刻,后世人故意用来恶心秦国,硬是把这件事往吕不韦身上推。(有些环节假的很)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武大郎与潘金莲的故事反转,后来施家(《水浒传》作者)后人还专门去道歉了。
你看,这可是被人误会了近千年
02,周朝灭亡
周郝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国伐韩,又伐赵,周郝王恐惧,于是联合诸侯合纵抗秦, 后来打不起了,又跑到秦国谢罪,把所剩的36座城邑,3万人口全部献给秦国,
周郝王这一年驾崩,周朝至此灭亡,一共37任国王,867年。
这一年周郝王差不多80多岁了,之前很长时间不问世事,临老的时候又来这么一击,估计是岁月不多,想搏一把,没博成,再掉头替子孙讨一条活路。
老年人的风险偏好加大,年轻人就得遭殃, 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就是殉葬了
“老年人的风险偏好过大“这种情况在历史中出现多次,后世的“马革裹尸还”的主人公——马援,不也是这样,自己老命不想要了,想要燃烧一把,却把几万年的年轻小伙子给坑死了。
03,荀况就是著名的荀子,与赵孝成王、临武君论道, 很精彩,这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团队与团伙的区别
团队,有愿景,有价值观,有理想,有文化,有组织,有目标....有战略...
团伙,就只有岗位职责,和奖励机制
战国时期的各国,基本上都是武装团伙
稍微强一点的就是秦国,
在范睢到来之前,秦国是有使命(东出,一统天下),有目标,有组织,有机制(商鞅变法),但是没有战略蓝图
直到范睢到来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构想
从那一刻开始,秦国打谁,为什么打,怎么打?都有了目的性,并且所有的目的,只为了最终“统一”大目的服务。
(等看完了《资治通鉴》全篇,整个大秦帝国的这一段历史需要好好研习,作为一个没有背景,没有资源,又穷又落后的西边小公司,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巨头的,外部怎么引进人才,内部如何学习和改造的,怎么对抗内部的既得利益者,又如何在累积六世的功绩完成统一后,又在短短两代时间内灭完,这对于我们非上市的,中小民营企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企业成长教科书”)
......
气定神闲,好运连连——【闲敲棋子慢品茶】(5)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代伟人毛泽东令人佩服的地方多多,最让我折腰的,还是他的气定神闲。一个人的魅力,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才华,他的成熟,他的风度,最难的还在于他气定神闲的微笑,宠辱不惊的淡定和那份风过无痕的从容。因为,人是欲望动物,人性的本然决定了人的自私自利;人又是情绪动物,环境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变化。新用户97560OBk2024-02-12 11:09:31
0000孙海桥丨甲戌本《石头记》刘铨福题跋真伪与顺序考
注:本文发表于《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年第2期,此为作者Word版,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孙海桥老师授权发布!甲戌本《石头记》刘铨福题跋真伪与顺序考孙海桥书目文献2023-07-28 11:02:21
0000人生之道:正己与正人——正人先要正己,己正而人自正
HNYZL2024-02-24 12:06:12
0000轻轻松松读《老子》(十七)
《老子》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译文:最好的统治者让百姓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稍次的统治者让百姓感到亲近从而赞誉他;再次一等的统治者让百姓害怕他;最次的统治者由于施政不当,被百姓推翻了他的统治,从而自取其辱。统治者的诚信不够,老百姓自然不会轻信他们。秋雨堂2023-07-30 08:40:56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