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中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什么意思?
《金刚经》,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佛教界流通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经典,名字的意思,就是以如金刚般锐利的大智慧到达彼岸。这部经阐述的是佛教中最高深的智慧,也就是佛教常讲的空性,而不是世俗所讲的聪明才智。要体悟这种空性,就要从破相、去执、无我三个方面去体会。

在《金刚经》中,多次提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个词,比如:
“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这四个词汇,初次看到,会让人觉得有点困惑,有点乱,理不清头绪,搞不清什么意思。
这四个词,在佛教当中,称为“人我四相”,是相对于生、住、异、灭四相来说的。
这四相的根源,在于第一个“我相”,一切都是由于执着我相而起。下面分别简单解释一下:

一、我相
就是执着有一个实在的我,执着这个身体就是我;能够思维想象的这个,也是我,这就是我执。进而执着我一切所有的,我的财富、我的家人、我的事业、我的名声、我的相貌、我的酸甜苦乐,等等这些,也都执着的认为是我的。
那到底有没有我呢?我在哪里?这个身体是我,还是精神、心念是我呢?这是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人相
与我相对的,那就人相。因为执着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我存在,那么站在我的立场,世界上所有的其他人,就都称为人相。
比如我叫张三,他叫李四;我是男人,她是女人;我长得比较英俊,他长得比较丑陋;我比较富有,他比较贫困;我成绩好,他成绩差;这是我的,那是他的,等等这些分别就都产生了。因为我执,造成我和他人的种种分别和对立,进而产生矛盾和冲突,带来无量无边的烦恼和痛苦。

三、众生相
与我相对的众生,不止是一个人,也不止是人类,而是一切万事万物,这一切万事万物就是众生相。比如飞禽走兽、昆虫蚂蚁、树木花草、春夏秋冬、风雨雷电等等,一切现象,都是众缘和合而生,都包含在众生相之中。
四、寿者相
寿者相,指的是时间。一方面,在一期生命当中,执着寿命的长短,都想长命百岁,都想寿比南山,总觉得寿命越长越好。另一方面,对于前面三种相所执着的时间,是相续不断,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从不间断,这叫寿者相。
所以这里的人我四相,就包括了世间的一切现象。我们总以为这是实在的,这个东西真的有,并且坚固地执着这一认知,这就是凡夫之见。如果菩萨还有这种执着,那他就是凡夫,肯定不是菩萨了。
民间故事:美妇推开门,低着头挨个查看,书生悄悄地掏出了大蒜
唐玄宗开元年间,书生郁叩非去郡城拜访文友,到了日暮时分,便去一座荒废的野寺里借宿。里面已经住进三名客商,都是南方人,郁叩非便和他们一起睡在一个大铺上。这里原是和尚们居住的地方,一个几米长的大通铺,可以并排睡十几个人。客商们鼾声大作,吵得郁叩非很快就醒了,睁着眼睛想着心事。到了半夜里,虚掩的房门忽然传来轻微的响声,他转头一看,就着从天窗穿透进来的月光,只见进来一名美妇,挽着高高的发髻。正经说文史2023-07-28 09:20:35
0000写下“天下谁人不识君”多年后,他也成了传奇
公元723年,20岁的高适来到长安。忆昔游京华,自言生羽翼。怀书访知己,末路空相识。许国不成名,还家有惭色。……——唐高适《酬庞十兵曹》(节选)没有经受过生活毒打的年青人很快就在帝都碰得头破血流。高适,生于公元704年,那年距离他的祖父高侃生擒突厥车鼻可汗、因功被封为卫将军已有54年。0000教你知道这些民间俗语厉害(3)
收集人:文学之都客2023年8月14日《民间俗语》内容分成七个大类五十多个中、小类。类与类之间的词目有一些交叉,《民间俗语》内容涉及的知识相当广泛,将有助于读者向广大青少年进行人生志趣、人生追求、思想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育与指导。也将有助于文艺工作者对歌谣、曲艺、快板、评弹、电视剧、小说等文学艺术作品,进行人物塑造,提高艺术魅力。紫网2023-10-14 12:52:110000修行进步的5个特征,看看你占了几个?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心念和言语行为。《左传》上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们大家都是普通人,都会犯下各种各样的错误,犯错不可怕,只要改正就行。所以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只有经过不断地修行,我们才能取得进步,逐渐提高自己的德行和修养。下面是修行进步的5个特征,看看你占了几个?一、智慧增长,烦恼减少一声佛号一声心2024-02-05 10:07:55
0000位于黄河“几”字弯上的中国绒城,到底有多神奇?
九曲黄河冲出甘肃、宁夏之后,一路北上,然后东进南折,拐出一个巨大的“几”字形,将一片土地包裹进来,平原、丘陵、波状高原、沙地和沙漠犬牙交错地出现在这里,她便是鄂尔多斯。其蒙古语意为“许多宫帐”,因明代成吉思汗祭祀宫帐“八白室”迁移至此处,护陵的蒙古族游牧部落而得名。紫网2023-10-14 17:49: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