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3句话,让人看得明白,悟得透彻!
“ 《增广贤文》虽然是儿童启蒙读物,但其中很多做人的道理,成年人也未必明白。”
01—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
佛家经常讲“福慧双修”,光有福而没有慧,不是好事,光有慧而没有福,也不是好事。钱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没有钱确实不行,但只有钱而没有智慧,那就更不行。因为钱这个东西,既能给我们带来优越的生活,也能给我们带来灾祸。
为什么古人说“富不过三代”,因为很多有钱人家的孩子,到了第三代,因为生活条件优越,一生下来嘴里就含着金钥匙,他就没有动力去学习了,不学无术,只会享受挥霍,不管家里有多少财富,最后都得败光了。所以说与其留给子孙大量的财富,还不如让他多读经书,多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就算没有钱,起码他还可以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02—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为人处世,一定要量力而行,才能长远。本来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力量,非要铤而走险,抱着侥幸投机的心理,将来一旦失败,后果就不堪设想。所以《中庸》上讲:“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现在很多人贷款买房、贷款做生意、贷款消费,就是一种侥幸心理在作怪。人生无常,世事难料,谁敢保证你的工作永远稳定?你的生意永远都好?你身体永远不生大病?一旦出现一点事故,还不了债,麻烦就来了。那些鼓励年轻人提前消费的,有几个是父母?全是所谓的“专家”、商人,他们是真心为你好吗?值得深思。

03—
家人说话耳旁风,外人说话金字经
这句话大家应该都有感触,不管是自己的孩子,还是爱人,往往都会有这种情况。看到问题了,为了孩子好,为了另一半好,掏心掏肺、不厌其烦地讲道理,劝说她,但她就是不听。可别人无论说什么话,她都特别相信,觉得别人总是对的,自己家人说得都不对。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外人跟他没什么关系,当然只捡他喜欢听的话说了,谁会平白无故的说些他不爱听的,得罪人呢?他听着舒服,跟他想的一样,就觉得人家有道理。只有自己的父母、爱人,才能真正看到他身上的缺点,他的过失,是真心为了他好,才帮他指正,但他却听不进,以为家人是和他作对。
心能转物,即同如来——【闲敲棋子慢品茶】(6)
但有我心在,万般皆是苦。关于心字,佛家之解释大致为,其一,肉团心,是指我们的心脏;其二,草木心,草木的心是一种物体的中心;其三,缘虑心,即我们心里面在思考的这种心;其四,分别心,那就是好坏、多少、悲喜、得失,即种种的分别执着心;其五,集起心,集起之意就是我们身、口、意三业,天天皆在造业,造业之后,叫做业识;其六,不生不灭心,清净之智慧,五蕴皆空,即是般若,即为本心本真。新用户97560OBk2024-02-12 14:09:25
0000類經 十九卷 針刺類 八正神明瀉方補圓
十九卷針刺類十三、八正神明瀉方補圓(《素問·八正神明論》全)黃帝問曰:用針之服,必有法則焉,今何法何則?(服,事也;法,方法;則,準則也。)岐伯對曰:法天則地,合以天光。(天有星辰,人有俞穴,地有道裏,人有尺寸,無不合乎天運。天之明在日月,是謂天光。)帝曰:願卒聞之。《傅雷家书》谈子女教育:6000字精华,学做言传身教的优秀父母!
今天是日更的第103/1000天多数人不害怕吃付出的苦,而多数人都在吃没有方法的苦。倘若家族中有一睿智的长辈,能对未来的路指点一二,那是莫大的幸运!读《傅雷家书》,于其中收获为人、处事、治学、修身、持家、成才的观点,与大家分享!轻轻松松读《老子》(65)
《老子》第六十五章原文: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译文:古代善于以道治国的人,不是使用智巧心机去管制人民,而是以淳厚朴实来引导人民。秋雨堂2023-07-30 12:06:27
0000《增广贤文》金句摘抄
读古文,增智慧!01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译文】:开始时毫厘的差错,结果都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感悟】:毫厘之差,却可以导致千里之失。意在告诫我们做事必须严谨周密。严谨周密,就需要在行动前反复思考。02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译文】:出自《礼记·中庸》。意思是若登高必定从低处开始,若行向远方必定从近处开始。【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