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心经》(清/《吕祖全书》载)
紫网2023-10-15 14:11:520阅
【导读】
《吕祖心经》,见载于清代汇辑的道教书籍《吕祖全书》,本文以纯阳真人吕洞宾的口吻,向读者表明心控制着人的情绪,如果人心丧失了正确的观念,自己也会随之落入歧途。因此,本文倡导“用心治心”,治理好人心,社会才能和谐。
《吕祖心经》
吕祖曰:天生万物,惟人最灵。非人能灵,实心是灵。心为主宰,一身之君。役使百骸,区处群情。物无其物,形无其形。禀受于天,良知良能。气拘欲蔽,日失其真。此心既失,此身亦倾。欲善其身,先治其心。治心如何?即心治心。
以老老心治不孝心,以长长心治不悌心。以委致心治不忠心,以诚恪心治不信心。以恭敬心治无礼心,以循理心治无义心。以清介心治无廉心,以自爱心治无耻心。以积德心治为恶心,以利济心治残贼心。以匡扶心治倾陷心,以仁慈心治暴戾心。以谦逊心治傲慢心,以损抑心治盈满心。以俭约心治骄奢心,以谨慎心治怠忽心。以坦夷心治危险心,以忠厚心治刻薄心。以和平心治忿恚心,以宽洪心治褊窄心。以伤身心治沉酒心,以妻女心治奸淫心。以果报心治谋夺心,以至信心治大疑心。以悠久心治无恒心,以始终心治反复心。以施与心治悭吝心,以自然心治勉强心。以安分心治妄想心,以忍受心治怨尤心。以推诚心治猜忌心,以镇定心治摇惑心。以中正心治偏袒心,以大体心治细务心。
嗟呼人心,不治不纯。如彼乱丝,不理不清。如彼古镜,不磨不明。如彼劣马,不勒不驯。我故说经,欲治人心。人心得治,天地清宁。
偈曰:
一切惟心心最危,范天围地发光辉。
天心即在人心见,人合天心天弗违。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轻轻松松读《老子》(55)
《老子》第五十五章赤子之德原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shì,毒虫蜇人),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zuī,小男孩的生殖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shà,哑),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矣。译文:秋雨堂2023-07-30 11:17:27
0000朱元培教授正本清源解读:古墓出土楚简帛书版《老子 · 德道经》第四章
1本期解读《老子·德道经》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上期回顾:朱元培教授解读:楚简帛书版《老子·德道经》第一章朱元培教授解读:楚简帛书版《老子·德道经》第二章朱元培教授解读:楚简帛书版《老子·德道经》第三章在此澄清两点:雨季不再来0v2s2024-02-19 17:05:52
0000得道和有道有何区别?为什么人不需要获得道也能成为一个有道之人
得道和有道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人不需要得道也可以成为一个有道之人?世间有三指种人:一种是得道之人,一种是有道之人,一种是无道之人。所谓得道,其实就是指人开悟获得了大道、认知了大道、获取了关于大道的知识。有道之人,就是有道、在道之人;无道之人,就是无道、失道之人。灵魂道2024-02-21 17:10:57
0000心不迷乱到彼岸——《心经》再读之【6】
但有我心在,万般皆为苦。关于“心”字,佛家之解释大致为,其一,肉团心,是指我们的心脏;其二,草木心,草木的心是一种物体的中心;其三,缘虑心,即我们心里面在思考的这种心;其四,分别心,那就是好坏、多少、悲喜、得失,即种种的分别执着心;其五,集起心,集起之意就是我们身、口、意三业,天天皆在造业,造业之后,叫做业识;其六,不生不灭心,清净之智慧,五蕴皆空,即是般若,即为本心本真。新用户97560OBk2024-02-17 10:13:1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