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424

毛泽东是如何践行《道德经》智慧的(1)

紫网2023-10-15 15:00:560

我从前算是一个毛粉,喜他的书法,喜欢他的诗词。

在我年轻时读过3遍《毛泽东传》,能背下几十首他的诗词: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

我甚至一度特别想给他写一本传记。觉得外国人写的和官方写的,都差了点意思。

内容图片

再后来,我研究过《道德经》几百遍后,终于明白:伟大人物的智慧和局限、以及问题,都只不过是《道德经》的注脚。

毛泽东作为一位历史人物,当然也不例外。

毛泽东和很多中国历史上同样位置的人相比,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学问大。

内容图片

作为开国之主,和秦皇汉武相比他确实知识丰富。

爱读书,未必是开国之群的必要条件。但因为爱读书,毛泽东的文章、他的诗词气象与格局,就远非从前的帝王可比了。

所以今天我要讲的《道德经》的一个字就是:学。

老子说:为学日益。

对于很多人来说,为学日益是为道日损的前提,可惜很多人理解不上去!

河上公甚至认为老说的学是政教礼仪之学。这样理解就太狭隘了。

还有人说,惠能也没多少学问啊,怎么就损到了极致?

人和人总是有个体差异。

朱元璋还一个字不识能,照样从一个碗起家开创事业。

毛泽东的学问大,主要体现在历史知识丰富上,虽然他也善于指挥军队,但是他对兵家学问用功的水平远不及在史书上用的功夫。

————

世界并不是丰富多彩的,但我们用丰富多彩的眼睛去看它。

本文作者:王鸿飞,字得一

代表作:《老子略释》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