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十首中秋绝句,诗短却情长
今天是中秋佳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在唐朝时,就已经有了中秋节。到了宋朝,中秋节成了重要的节日。
古人非常喜爱中秋节,特别是文人墨客,还为中秋节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词。

1、《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宋代〕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首诗是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所作,作于熙宁十年中秋,当时其弟苏辙也在徐州,两人共赏月光。
此诗记述的是诗人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2、《十五夜望月》
王建〔唐代〕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全诗先突出中秋夜深夜静,然后以深夜不寐、望月怀人,托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怀念之情。景语引出情语,反过来又给景语增添了感情色彩,这是耐人咀嚼的。

3、《中秋夜》
李峤〔唐代〕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中秋的圆月高悬在天空,人们说月光处处都相同。可怎能知道在千里之外,没有雨和风!
这首诗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

4、《天竺中秋》
汤显祖〔明代〕
江楼无烛露凄清,风动琅玕笑语明。
一夜桂花何处落,月中空有轴帘声。
中秋之夜,诗人来到天竺山赏月。小楼濒江而建,在上面可以饱览天竺风光。习习晚风吹来,使诗人顿生遗世独立的快感。望着中秋的一轮明月,诗人不由得浮想联翩,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全诗主题为赏月,但自始至终无一笔写月之皎洁,而是从侧面着笔,以声响衬托,更增添了扑朔迷离的梦幻色彩。

5、《中秋玩月》
佚名〔明代〕
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
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远远看去,一轮明月从东海冉冉升起,渐渐地隐入云间。皎洁的满月整夜悬挂在天空中,大地到处洒满清凉的月光。
这首诗诗人以凝炼的笔触描述了日出东海到月挂中天这个过程,勾勒出中秋夜色之美。

6、《中秋月》
晏殊〔宋代〕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一轮明月静静地洒下皎洁的清辉,庭院里梧桐树轻轻地摆弄着自己的影子。在这寂寞的中秋夜,飘泊的旅人只能独坐灯火阑珊的角落。
天上宫阙,今夕又如何?素洁的嫦娥呵,你真的无怨无悔?夜夜相伴清冷的玉蟾、孤寂的桂花。

7、《中秋月》
白玉蟾〔宋代〕
千崖爽气已平分,万里青天辗玉轮。
好向钱塘江上望,相逢都是广寒人。
凉爽秋色,千崖已平分,万里青天,辗转着玉轮。起身向钱塘江望去,相逢的都是广寒月宫中之人。
此诗意境开阔,想象奇特,亦虚亦实,似真似幻,天上和人间融为一体,不愧为中秋诗歌的杰作。

8、《中秋》
司空图〔唐代〕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闲暇之余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声吟唱,总觉得心里空虚郁闷、心里惴惴不安。
今天晚上如果再没有圆满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虚度光阴了。

9、《中秋对月》
曹松〔唐代〕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中秋的夜晚,夜空无云,深碧如镜。人们仰望着那刚刚浮出海面的明月。只见它银辉四射,撒向天涯海角,从来不私照过一家半舍。
诗的前两句也只是描写了中秋时的景色和人们争相赏月,平淡无奇,但诗人笔锋一转,从月色皎皎转到了月色无私上,一人家很明显就是指帝王家,月亮对世上第一人家的帝王家也毫不偏袒,它的光明对帝王家和穷人都是一样的,体现了诗人天下大同、万物平等的博爱思想。

10、《古北口中秋》
曹寅〔清代〕
山苍水白卧牛城,三尺黄旗万马鸣。
半夜澶州看秋月,河山表里更分明。
在中秋月明之夜,诗人登上长城古北口,登临送目,纵笔抒写所见,言语之中透露出一股豪迈之情。
这首七绝即是描绘古北口中秋望月所见所闻。全诗虽仅有四句二十八字,却 一气呵成,卷舒自如,写景抒情,水乳交融,平易中不失雄浑气度。
古诗词日历 | 高启《梅花九首·其一》
译文、赏析/严勇、音频/张佳译文梅花这样高洁的花,只应天上才有,不知是谁将它放到江南,使其处处可见。大雪满山,梅花如一位隐士独卧其中;月光朗照,它又像一位美人独舞。寒冬时,它依傍着萧瑟竹子的稀疏的影子;初春时,又盖住了一片又一片苔藓的青草之香。自从南朝诗人何逊创作了《咏早梅》佳作后,就没有人能比得上,它寂寞守了这许多年,又开了几回,又有多少人懂它?注释新用户3167a8id2024-02-07 16:06:48
0001杜甫七古《负薪行》读记
杜甫七古《负薪行》读记(小河西)负薪行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堪咨嗟。土风坐男使女立,应当门户女出入。十有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当供给。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时杜甫居夔州不久。诗中的负薪、负盐女或为杜甫亲眼所见。蔡襄《雪》:一首写给白雪的赞美诗
雪花简直是冬日里的精灵,当人们看着一朵朵雪花不断地从云中落下,随风飘舞着,落在大地上、屋顶上、树枝上的时候,内心也会像落雪一般安恬。在一个落雪的冬日,宋代诗人蔡襄写下了一首《雪》,这首诗的原文如下:六年守郡在天涯,冬暖无因见雪华。今日复看千里白,强怜寒色作诗夸。墙头草说2024-03-10 15:05:51
0001刘禹锡《边风行》:决胜千里之外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军帐中做出正确的部署,决定着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负,这样的统帅是国家的中流砥柱,是国家和平安定的基石。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边风行》一诗中就赞美了一位这样的将帅,这首诗的原文如下:边马萧萧鸣,边风满碛生。暗添弓箭力,斗上鼓鼙声。袭月寒晕起,吹云阴阵成。将军占气候,出号夜翻营。墙头草说2024-02-08 16:10:27
0000半生潦倒的罗隐,却写下一首最旷达的诗作,安慰世间无数失意的人
罗隐,晚唐诗人,生活在政治极端腐败的晚唐社会,他的仕途很是坎坷,曾参加了十多次进士试,全部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罗隐十上不第的原因,除了有晚唐糜烂不堪的科场,自身愤世嫉俗的性格之外,就是长相问题了。虽然现在没有罗隐的画像资料,我们无法考证他的长相具体如何,但根据各种历史记载,他的长相确实不尽人意。就是这一位半生潦倒的唐代诗人,却写了一首最旷达的诗作,最后14个字安慰世间无数失意的人。云端书馆2024-02-06 09:13:4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