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445

与庄共舞——万物齐一任自然【《齐物论》9】

新用户97560OBk新用户97560OBk2024-02-03 12:10:020

万物齐一,因任自然。

【原典】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同类),则与彼无以异矣。

虽然,请尝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天下莫大于秋豪(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译文】

现在暂且在这里说一番话,不知道其他人的谈论和我的话是同一类吗,还是不同一类?相同的言论与不相同的言论,既然相互间皆是言谈议论,从这一意义说,不管其内容如何也就是同类的了。

虽然如此,还是容我说说。宇宙万物有一个开始,有一个未曾开始的开始,还有它未曾开始那未曾开始的开始。宇宙之初有过它的“有”,也有它的“无”,还有个未曾有过的“无”,同样也有个未曾有过那未曾有过的“无”。突然间生出了“有”和“无”,却不知道“有”与“无”果真是“有”果真是“无”。现在我已经说了这些言论和看法,但却不知道我听说的言论和看法是我果真说过的言论和看法呢,还是果真没有说过的言论和看法呢?

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末端更大,而泰山却是最小的;世上没有什么人比夭折的孩子更长寿,而传说中年寿最长的彭祖却是短命的。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既然已经浑然为一体,还能够有什么议论和看法?既然已经称作一体,又还能够没有什么议论和看法?客观存在的一体加上我的议论和看法就成了“二”,“二”如果再加上一个“一”就成了“三”,以此类推,即使是最精明的计算家也不可能求得最后的数字,何况凡夫俗子呢。从无到有乃至推到“三”,又何况从“有”推演到“有”呢?不必再往前计算了,因任自然吧。

【悟读】

天地与我共存,万物与我为一。

此言是庄子对宇宙起源之基本认知,天地万物归于我“活”着的一“心”,此为“万物与我为一”。

从道之高度而言,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东西真正的属于自己。佛说,“无就是有,有就是无”。人的一生中什么都不属于自己,然而什么又都真正地属于你。关键是从什么角度去看,从历史的角度看,你什么都不曾经拥有;从你个人的角度看,这个世界就是你的世界,所有的一切皆属于你。

所谓“相由心生”,是指一个人看到的事物,或对事物的理解、解释、观感,由他的内心决定。境随心转的意思是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及境遇会随着心境的转变而转变。佛语有,“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心系诸佛,珠可助道。”又说,“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应观法界性,万物唯心造。”更有“即心是佛”这一禅语。

“亦即一切,一切即一”。是佛陀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后,看到的现量境。“一”是讲的性,是讲的体,体是一个;“一切”是讲的现相,相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相是一个体,一个体变无量无边的法相,这是从性相上来解释。

庄子在此劝诫世人,无需作过多之分别和计较,真人不争不辨,不怒又怨,因任自然,随顺大道。

真正的真人,一般不会陷入无边之纠结和无聊之争议之中,他们从容豁达,自由自在,来去自如。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