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穰苴兵法》六章之四
作者:潘长宏(文学之都居士)
2023年9月11日
司马穰苴又称田穰苴(生卒年不详),春秋末期齐国人。是田完(陈完)的后代,齐田氏家族的支庶,军事家。齐景公时,齐国遭晋、燕两国军侵伐,穰苴以“文能附众,武能威敌”之才,受大夫晏婴推荐,出任将军,统兵抗御晋、燕之师。相传其出征前阅兵,申明约束,而受命监军的景公宠臣庄贾不遵约束,误期而至,穰苴乃令执法官将其斩首示众。继而景公遣使驰入军中以救庄贾,穰苴又斩使者的仆人,全军为之肃然。为将体恤士卒,亲问饮食疾病,与士卒平分口粮,使全军将士斗志高昂,争相赴战,病者皆求行。及晋、燕军闻风而退,乘势追击获胜,尽复齐国失地,因功升任大司马,故有“司马穰苴”之称。后遭鲍氏、高氏、国氏之谮,失宠,发疾而死。

司马穰苴对春秋以前古兵法有深刻研究和论述,战国时齐威王命大夫整理古司马兵法,把穰苴对古兵法的阐发之辞附于其中,曰《司马穰苴兵法》,一称《司马法》,以此名于后世。残存至今的《司马法》五篇,部分反映出穰苴的军事思想。主张“以仁为本”“以战止战”,强调治军与治国有别,治军应以“义”“武”“法”为准绳,将战争中的诸因素抽象为“轻”“重”的关系,用“筹以轻重”阐明各项军事原则,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晏婴对其评价道:“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
司马穰苴兵法共六章,今天和朋友们分享第四章-------严位
凡战之道,位欲严,政欲粟,力欲窕,气欲闲,心欲一。
凡战之道,等道义,立卒伍,定行列,正纵横,察名实。立进俯,坐进跪,畏则密,危则坐。远者视之则不畏,迩者勿视则不散。位下左右,下甲坐,誓徐行之。位逮徒甲,筹以轻重,振马噪徒甲,畏亦密之。跪坐,坐伏,则膝行而宽誓之。起噪鼓而进,则以铎止之。衔枚誓糗,坐,膝行而推之。执戮禁顾,噪以先之。若畏太甚,则勿戮杀,示以颜色,告之以所生,循省其职。
凡三军,人戒分日,人禁不息,不可以分食,方其疑惑,可师可服。
凡战,以力久,以气胜,以固久,以危胜,本心固,新气胜,以甲固,以兵胜。凡车以密固,徒以坐固,甲以重固,兵以轻胜。
人有胜心,唯敌之视;人有畏心,唯畏之视。两心交定,两利若一。两为之职,惟权视之。
凡战:以轻行轻则危,以重行重则无功,以轻行重则败,以重行轻则战,故战相为轻重。
舍谨兵甲,行慎行列,战谨禁止。
凡战:敬则慊,率则服;上烦轻,上暇重;奏鼓轻,舒鼓重;服肤轻,服美重。
凡马车坚,甲兵利,轻乃重。
上同无获,上专多死,上生多疑,上死不胜。
凡人:死爱,死怒,死威,死义,死利。凡战之道,教约人轻死,道约人死正。
凡战:若胜,若否,若天,若人。
凡战:三军之戒,无过三日;一卒之警,无过分日;一人之禁,无过瞬息。
凡大善用本,其次用末。执略守微,本未唯权,战也。
凡战:三军一人,胜。
凡鼓:鼓旌旗,鼓车,鼓马,鼓徒,鼓兵,鼓首,鼓足,七鼓兼齐。
凡战:既固勿重,重进勿尽,凡进危。
凡战:非陈之难,使人可陈难;非使可陈难,使人可用难;非知之难,行之难。
人方有性,性州异,教成俗,俗州异,道化俗。
凡众寡,既胜若否,兵不告利,甲不告坚,车不告固,马不告良,众不自多,未获道。
凡战:胜则与众分善。若将复战,则重赏罚。若使不胜,取过在己。复战,则誓以居前,无复先术。胜否勿反,是谓正则。
凡民以仁救,以义战,以智决,以勇斗,以信专,以利劝,以功胜。故心中仁,行中义,堪物智也,堪大勇也,堪久信也。让以和,人以洽,自予以不循,争贤以为人,说其心,效其力。
凡战:击其微静,避其强静;击其倦劳,避其贤窕;击其大惧,避其小惧。自古之政也。

(司马穰苴: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军令严明,赏罚必信。)
【注释】
①位欲严:职责要求做到严格明却。位,士卒在行列中的位置,这里引申为职责。
②下甲:屯兵。
③死爱:为报答恩爱而战死。以下"死怒"、"死威"等语法结构与此相同。
④使人可陈难:使士卒熟悉阵法有困难。
大成子:我心光明王阳明 王阳明心学精华
1、立志立德立功立言就是圣贤(道德、事功、学问)或者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圣人因此,立志要趁早,要牛逼,要干,要干到底,要不要脸,要有非志向不理不顾的勇猛,做到专心致志,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普通人因为普通所以是普通人,可志向还是可以有的,那就是向善。咋理解呢?底线起码做到不作恶,不干扰他人,不伤害他人。《资治通鉴》249:等待本身就是行动
学习内容:卷第七十,魏纪二(公元223年—227年,共5年)主要历史事件:刘备白帝城托孤刘备逝世于永安,刘禅即位诸葛亮全力抓农业生产,让人民休养生息邓芝出使吴国,吴蜀再次结成同盟曹丕第二次攻吴诸葛亮南征,讨伐雍闿曹丕第三次攻吴诸葛亮七擒孟获孙权带兵攻打江夏诸葛亮作《出师表》准备北伐【原文】初,帝问贾诩曰:“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吴、蜀何先?”紫网2023-10-13 16:48:050000知止何处——【轻煮●细品●生命】【28】
轻煮岁月细品茶,黄连树下诗酒花。【知止何处】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梦想和追求,无疑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和最美的花朵。不过,“如何行,如何止”,则是关乎生命之智慧,而慧光才是一个人身上最宝贵的财富。《周易》是中华文化之源。有人把它总结为三字。其一,上,向上之追求;其二,止,人生知止何处;其三,正,人行于正道。新用户97560OBk2023-08-07 13:23:16
0000《增广贤文》金句摘抄
读古文,增智慧!01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译文】:求人帮助应该求那些大丈夫,接济别人应该接济急难中的人。【感悟】:帮助别人要做到:急人所难,雪中送炭。助人为乐无疑是一种美德,值得肯定。但是,帮助的时机与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陷入困境、急需帮助的人,我们要救人于水火,倾尽全力。孔子曾说:“君子周急不济富”。意思是君子只帮助急难中的人,不接济有钱人。02zhp0010072023-07-27 20:01:49
0000第九章,道家,心法篇。
心法,什么是心?虚无的智慧,人的心,心理,心态,心性,心情,心念,心意,等等。人的心,主,变。那么,我们就需要,找到,不变的,或者形成不变的,心。平常心。人的心,有万心。主各种,随时随地都在,变。那么法,意识可以法一切。那么心,也可以。两者,和合,就是有迹可循的,心的理法。那么,佛家有心经,那么道家一样有,心法。紫网2023-10-14 16:00:130000